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能养心 拒绝“苦夏”
肖铁刚 汪天湛 王兵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在盛夏季节,保健的要义是——养心、护心。

  根据中医理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阳气,恶热;心主喜。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心脏功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夏季除有热邪外,湿邪亦不可忽视,湿热相互夹杂最宜伤及心脾,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使志无怒。”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怎样做才能实现“静养心”呢?中医有“过喜伤心”之说,所以要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多静坐,静则神安,哪怕5分钟都可见效,也可采取听悠扬音乐、看优美图画、钓鱼、打太极拳等方法入静。有时间再闭目养神,闭目可帮助人们排除杂念。

  不要存在“苦夏”心态。夏天暑、湿、热三气交蒸,易出现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表现为没有精神,只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待着。碰到这样的情况,就应多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

  夏天,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容易负担过重,所以夏天要“慢”养心,不能劳累。只有心先慢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工休时要减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血,所以夏天要学会乘凉,但不要贪凉。夏天属阳,阳气主泄,所以该出汗时要出汗,不能闭汗,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分长久。心阳虚者如有因汗多而出现心慌气短,可用西洋参泡水饮(3-5克),或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麦冬3-5克、酸枣5-10个泡水喝,冰糖大枣小米粥,百合藕粉,或银耳莲子羹;心血虚者则应选择鸡血、鸭血、猪血及大枣、阿胶、当归炖肉等,不同体质的人中医辨证不同,建议到中医科问诊咨询。

  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仅清心火还可以养心。苦味食品中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叶、莴笋、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荸荠、柚子、杏仁、黑枣、薄荷叶等;此外还有食药兼用的五味子、莲子芯等,五味子适用于冬春季,莲子芯则非常适合于夏季食用。被称为夏季“三大瓜”的丝瓜、葫芦和瓠子,也是典型的苦味菜。这三种瓜性味苦甘,清凉微寒,但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利肠的功效。

  夏季养心护心从调适心情、调整起居、改善饮食等做起,才能平稳、愉快地享受夏天,预防心脏病发病或加重。

  肖铁刚 汪天湛 王兵(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

  夏季护心“三三”原则

  饮食结构“三多三少”:植物蛋白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脂肪少、糖少、盐少。

  体温调节“三常三少”:常喝汤、常喝粥、常饮茶;少吃冷饮、少吹空调、少暴晒。

  身心“三平衡”:睡眠平衡、运动平衡、心态平衡。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针灸治痘“一招鲜”
关于“酵素”,我们应该知道的
静能养心 拒绝“苦夏”
揭秘妇科检查之HPV与TCT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静能养心 拒绝“苦夏” 2015-05-18 2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