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私下贩卖涉非法经营罪
~~~私下贩卖涉非法经营罪
~~~私下贩卖涉非法经营罪
~~~私下贩卖涉非法经营罪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甲醇兑水作“燃料油”
私下贩卖涉非法经营罪
赵德亮 郭剑烽
  为牟取暴利,一男子昧着良心将违法购买的危险化学品甲醇按比例兑水后,制成所谓的“燃料油”,销售给十余家沿街小饭店使用。不仅违法,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日前,犯罪嫌疑人王振经金山区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

  王振来沪一年多,刚开始打算开公司经营燃料油,但由于始终拿不到危险化学品经营资质,他最终决定铤而走险,打起了私下贩卖甲醇赚钱的主意。他购买甲醇然后自己兑水低价卖给饭店,称它为“新型燃料”。主要销往附近小饭店,用作烧菜生活燃料。截止至案发,非法经营额已达人民币16万余元以上,违法所得人民币5万余元。

  在此非法经营期间,王振在某农宅租了一间简易仓库,作为加工点和储存室。然由于甲醇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也有燃烧爆炸危险,万幸尚未发生事故,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日前,金山区检察院依法对王振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其违反国家规定,在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向他人私自售卖甲醇,非法经营额达人民币16万余元以上,违法所得人民币5万余元,情节严重。法院最终认定该罪名成立,判处王振有期徒刑9个月。

  承办检察官表示,中小饭店私下非法购买甲醇的现象频频发生。甲醇易燃易爆,是危险化学品,一旦运输或使用不当后果严重。在此,检察官提醒市民,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燃料,一旦发现涉嫌非法经营的犯罪行为,应积极举报。

  通讯员 赵德亮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误入高级滑雪道游客摔成瘫痪
甲醇兑水作“燃料油”
“见义勇为”变成“敲诈勒索”
定购25吨阿克苏苹果却出尔反尔不提货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B07甲醇兑水作“燃料油” 2015-07-03 2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