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工作者的“自拉自唱”到联动协同社会各界合力,杨浦区整体教育综合改革正酝酿一场“交响曲”。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教改与区域定位进行匹配,以“为学生未来成人、成才奠定基础”为设计原点,以创新为主线,杨浦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将通过9大任务、63个项目,从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合作联动机制、创新制度、探索“管、办、评”分离等方面实现突破。
推进大学与中小学联动
2003年,杨浦区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再被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区教育定位和发展方向也迎来机会,逐步开展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果。“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从基础教育学段来说,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核心,其实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源,以学生为本。”邵志勇说。
2009年起至今,杨浦区开展了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核心价值的两轮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目前,在两轮创新试验区工作的基础上,课程、课堂、师资、评价四维度的改革力度将进一步提升,教育全过程联动的推进也正在加速,依托高校联动社区,充分发挥各类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杨浦区计划逐步建立校内外合力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共同体。
名校引进名师领队
一切教育理念的实现,都需要勤恳、奋进、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切实落实,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也是杨浦区整体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之一。2003年起,杨浦区率先启动“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建设,十余年来打造了一支由特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校教学能手为主体的教育高端人才梯队。本次综改杨浦区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大区教育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希望未来将新增特级教师6-8名、正高教师3-5名,区学科带头人达到250人次,区骨干教师达到600人次,高端教育人才能够覆盖区域内所有学校。
此外,杨浦区通过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双证制”项目,探索研究新教师准入见习制度。中小学新教师在一年见习期内,安排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行规范的、有统一内容与标准的培训,能够从高起点夯实见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提升见习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素养。邵志勇透露,杨浦区正酝酿探索一系列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增加优质学校教师额度,通过优质平台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同时,通过一系列培训、轮岗等措施提升新进教师的水平,并且让教师能够在区域内“流动起来”,提升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整体教育综合改革拟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邵志勇表示,杨浦区将按照“统筹合力、全面对接、综合改革、聚焦重点、协调关系”的改革思路,以治理体系完善为基础,以体制机制突破为关键,以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努力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