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美国政府要员变身私人公司高管 参与操纵网络情报政策无人监管~~~
美国政府要员变身私人公司高管 参与操纵网络情报政策无人监管~~~
美国政府要员变身私人公司高管 参与操纵网络情报政策无人监管~~~
美国政府要员变身私人公司高管 参与操纵网络情报政策无人监管~~~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政府要员变身私人公司高管 参与操纵网络情报政策无人监管
“影子安全局”:服务公家自己赚大钱
唐昀
■ 美国网络安全系统成为前高官的“金矿”
▲ 迈克尔·海登(左一)等网络情报精英频繁碰头,利用各种机会施加影响
▲ 切尔托夫在网络安全峰会上
   文 / 唐昀

  有这么一群人,曾经身居美国安全部门要职,摇身一变却成了私人咨询机构高管。

  他们凭借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密和人脉,操纵国家网络情报政策,并且大赚特赚其钱。

  《纽约时报》评价说,这个新兴阶层实为一个政府官员和私营投机分子共谋的合资企业,手握重权,却毫无问责。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肖罗克参加了北弗吉尼亚州一个由情报和国家安全联盟(INSA)提供赞助的“领袖午餐会”。

  听众中,前海军海豹突击队员梅尔奥基尔·巴尔塔萨表现活跃。他现为“SDL政府”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司向军方提供的软件能将推特和脸书上成千上万的帖子翻译成英文,并从中迅速搜索出恐怖分子活动的潜在线索。

  新阶层崛起

  INSA由为国家安全局服务的公司组成,2005年成立,名气不响,实权颇大。近年来,它已成为影响华盛顿网络情报政策最重要的组织。

  据斯诺登爆料,“棱镜门”计划给予国家安全局进入脸书、谷歌等技术公司服务器的权力,并对全球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解码。SDL公司的软件恰恰满足了上述需求。据公司介绍,这套软件现被75家政府机构采用,包括国防部和情报机构联合会等。

  SDL和INSA标志着美国一个新阶层的崛起:网络情报统治阶层。它由一批所谓“情报专业人士”构成,干着国家安全局及其他政府秘密机构的活儿,却供职于私人企业,被称为“影子国家安全局”。

  过去15年里,数以千计的前高级情报官员和特工离开政府部门,成为军事承包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和私人企业高管。他们的新工作与从前没什么不同,使命却是赚钱。

  能量超想象

  这个新阶层将政府职业生涯和企业高管、顾问工作合二为一。他们中大多数人因为保留了参加秘密工作时做的忠诚调查记录,故而可以接触到最高限制级别的情报。利用这些情报,他们为企业和政府客户牟利,发挥的能量远超一般想象。

  这个新兴阶层成员包括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字。比如布什政府中的国家安全高级官员迈克尔·切尔托夫和迈克尔·海登。2009年,他们分别离开司法部和国家安全局,创建华盛顿最大的咨询机构“切尔托夫集团”,重点关注国家安全事务。

  “切尔托夫集团”成立时距离奥巴马上台不到两个月。集团联合创始人沙德·斯威特,曾任国土安全部参谋长,更早时就职于中央情报局国家秘密行动司。这两人曾为小布什和切尼提供大量情报意见。公司网站上写道,切尔托夫集团“向企业和政府领导人提供高端战略思想和有效执行方案,确保美国国土和人民享有自‘9·11’以来的安全”。

  雇佣“老熟人”

  海登2009年进入集团董事会。他表示:“在美国最高军方和情报机构服务几十年后,我已经习惯和专业人士共事。我希望有机会在私人机构重现这样的经历。”

  海登确实是这么做的。“切尔托夫集团”早期雇员之一是传奇情报官查尔斯·E·艾伦,切尔托夫执掌国土安全部时在其麾下负责情报工作。另一名与国家安全局有着深厚渊源的高管是保罗·施奈德,切尔托夫执掌国土安全部时担任副秘书;2002年至2003年,在国家安全局担任海登的高级并购执行官,其间负责国家安全局所有巨资合约。

  “切尔托夫集团”并非海登唯一的舞台。他还参加了摩托罗拉系统(国家安全局主要承包商)和安良科技公司(也是国家安全局承包商)的董事会。有意思的是,安良网站上的个人简介特别吹嘘了他在国内监视方面发挥的作用:“担任国家安全局局长期间,他指导创建了国内电话呼叫数据库,用于监控国际通讯,辅助定位恐怖分子。”

  “切尔托夫集团”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充当并购中间人。它促成的不仅仅是一笔笔生意,同时也代表了情报界的重大重组。

  他们团队中来自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和国土安全部的资深雇员们对各自机构的承包历史和未来需求了如指掌,通过集团旗下“切尔托夫资本”,得以牵线达成几十桩买卖,范围涉及网络安全、情报和数据分析、防御技术等。

  形成“小圈子”

  这个新阶层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加深了不平等。我们都知道,公司可以通过巨额政治献金“买通”立法者。现在,他们可以接触到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机密。

  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解密文件,海登等人都介入过始于“9·11”的“星风”监视计划。受法律约束,他们不能泄露这些秘密,但他们基于这些秘密的知识,对于需要他们提供网络安全和并购战略咨询服务的企业来说,却有无穷价值。这些知识不能与公众分享,却可以提供给付得起钱的企业。

  其次,网络情报精英在闭门会议中进行的重要讨论,绝大多数美国人被排除在外。在斟酌诸如国内监视、攻击性网络情报行动、联邦调查局“钓鱼”反恐等饱受争议的计划时,这些企业领导人的立场完全不同于普罗大众。同时,由于保密的“黑洞”,这个新阶层的成员及其组织可以免于任何来自行政部门或国会的实质性监督。

  网络情报精英们施加影响的另一个手段是利用媒体。咨询公司“铁网网络安全”总裁马修·奥尔森经常以评论员的身份到电视台做节目。海登定期出现在有线新闻节目中,不断鼓吹国家安全局的重要性及其强大的监视能力。打开电视机,任何一档关于国家安全分析的节目,都能看到来自这个新阶层的成员。

  同时,这些网络情报精英经常在INSA这样的场合碰头,召开闭门会议商讨机密项目。这些昔日官员们不仅通过承包商和咨询机构获利百万,同时还向供职企业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这是一个安逸、封闭且非常赚钱的圈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热点锁定
本期导读
“影子安全局”:服务公家自己赚大钱
国家安全领域事隐秘世界少人知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B01“影子安全局”:服务公家自己赚大钱 2015-07-09 2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