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财经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思危:人生三次选择皆为报效祖国
辛民
  昨天凌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0岁。成思危精准而有深度地剖析中国的不少经济学现象,且开启了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被学界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中国创业板之父”。老人6月上旬赋诗一首,恰是他一生真实写照:畅游人间八十年,含笑扬眉对苍天。

  “一号提案”开启创业板征程

  成思危早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后来则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提案是当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被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同年,成思危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最终,2009年10月份创业板正式开启。

  人生三次选择皆为报效祖国

  成思危1935年6月出生于北京,是成家五个孩子中的独子,父亲成舍我是杰出的一代报人,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书香门第的他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成思危的学生马光远昨天在微博提到,“先生15岁背叛家庭,从香港回到大陆,‘文革’中烧了10年锅炉,‘文革’后去美国进修,学成后再次违背父愿回到中国,他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

  确实,成思危的经历颇为传奇,而他人生中的三次重大选择,皆为报效祖国。

  1951年,年仅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抱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理想,从香港回到广州。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跨越两个世纪的报国之旅。

  “文革”结束后,成思危做了他人生第二个重要的决定:去美国读书。当时已在化工界小有名气的他,却改行学了工商管理。毕业时,他推辞了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邀约,也婉谢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而是选择回国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并将风险投资的理念带回国内。

  1994年,临近退休之年的成思危本打算安度晚年,去看看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姐妹。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成思危,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达至高层,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于是,成思危欣然接受邀请,加入了民建,并在1996年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成思危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生的第三次转折,也让成思危从一名学者走向了政坛。

  辛民(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晨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互联网金融可帮助上海弯道超车”
成思危:人生三次选择皆为报效祖国
金恪小店线上线下整合 万达快钱“稳赚1号”售罄
金市延续低位震荡
经济缓中趋稳 货币环境宽松
新民晚报财经新闻A21成思危:人生三次选择皆为报效祖国 2015-07-13 2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