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维修工作的小张,曾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将眼角撞到了硬物上,起初只是红肿了一点,几天过后便好了,便没太在意。谁知两年后,受伤的眼角开始流脓,分泌出类似眼屎一样的东西,家里人都说他是上火了,于是小张开始滴消炎的眼药水,但没什么起效……
眼科泪道病专家范金鲁教授分析说,小张的情况应该是受伤后引起的外伤性泪囊炎,由于受伤之初,引发了轻微感染,分泌物较少,不会溢出,当炎症越来越严重,便会有分泌物沿泪小管上行,直至溢出眼眶。范教授说,这些分泌物与眼屎有所不同,大多为乳白色半透明脓物、粘稠,眼屎会慢慢变干,且擦拭后就没有了,而脓性分泌物会不断溢出,越积越多,即使擦拭掉,也会再次溢出。他提醒,出现眼睛流脓的情况,应引起重视,不可自行用药,建议及早到医院眼科检查并治疗。
据了解,炎症期的泪囊炎十分危险,应尽早手术才能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范教授强调,泪囊发炎时期,泪囊内有脓性分泌物,表示有活动性炎症,而一般的手术是要待炎症消退后,才可以进行治疗,即使此时用抗生素眼药水,泪道已经被眼分泌物阻塞,眼药水根本无法进入泪囊内部,能起到的消炎作用微乎其微。
目前能够对炎症期的泪囊炎进行手术干预的有一种技术——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它打破了泪囊炎急性发作期不能手术的禁忌,因此人卫版的《眼科学》教材已经指出:急性泪道炎可以择情手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对发炎期的泪囊炎进行治疗,并且对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婴幼儿泪囊炎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可以修复因其他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将复发几率降低。
范教授介绍,泪囊炎早期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是上火导致的,眼屎增多,从而延误治疗,等到急性发作期才想到就诊,此时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进行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的原理是通过鼻腔内部,在鼻腔与泪道之间再造一条通道,不需要经过原来的泪道进行手术,并且这种手术年龄限制非常小。
范教授强调,目前国内能够应用全镜高清鼻腔内窥镜系统的医院并不多,该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完全看清鼻腔内的情况,准确判断泪囊病变情况,使手术应对自如。
范教授提醒读者,尤其是受过鼻部、眼部受过外伤的人,需特别注意泪道问题,有时候眼睛眼屎多了,如果排除上火等因素,也可能是慢性泪囊炎导致的眼睛流脓,或是其他眼部疾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并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