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民晚报》老读者,特别欣赏美术家郑辛遥创作的漫画《智慧快餐》。他的作品来源生活,关注民生,笔尖上流淌着智慧和正能量,一句大实话,绝妙广告词:三分钟笑等于十五分钟体操。身上没有幽默细胞的人,是说不出如此接地气的语言。因此,我由衷地佩服他。
我与辛遥是老朋友,交往已经很多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民晚报》社举办新时代漫画大赛。辛遥时任《漫画世界》主笔,他积极组织参与各项赛事活动。记得那次活动规模很大,从全国各地请来不少善于作漫画的美术家参与活动,其中有华君武先生、丁聪先生、方唐先生等。沪上著名画家贺友直、戴敦邦、特伟、沈天呈、潘顺祺、杜建国等更是作为东道主热情接待四方来客。说来令人感动,当时年逾古稀的报社老领导林放先生、束韧秋总编亲自参与接待,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
辛遥知道我喜欢交朋友,因此,为我创造亲近大师及良友的机会。在漫画大赛的颁奖晚会上,邀请我和李九松表演独脚戏《请保姆》。不少前辈大师都曾经在上海生活过,对滑稽艺术情有独钟,所以现场效果良好,大师们笑得前俯后仰,憨态可掬。演出结束,亲切地和我聊天。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大师们见多识广,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典故传说信手拈来,使我想起一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多年来,辛遥与我保持淡水之交。偶得空闲,我们会喝茶聊天。我向他请教创作的秘诀,辛遥坦然地说:“创作并没有什么秘诀,只要深入生活,关注民生,肯定能产生接地气的佳作。不过创作方法还是有些技巧的,我的经验和办法就是把漫画创作,视为厨师烹饪。”一席话使我得益匪浅。
辛遥曾经送给我一张自画像:他的形象十分讨人欢喜,圆圆的脸上配只丰满的鼻子,上面架副大大的眼镜,发形梳理酷似蘑菇,颇有艺术家风度。我欣赏良久,突发奇想:如果为辛遥配顶帽子,应该戴什么式样的?法兰西小圆帽?绅士帽?显然都不合适!对,配上一顶高高的厨师帽,就精彩了!我心中豁然开朗,辛遥是位出众的大画家,又是位高明的大厨师,他善于运用生活中鲜活的食材,佐以甜酸苦辣的调料,烹调出各色时新的智慧快餐。
辛遥在他的《智慧快餐》起码运用三种烹饪方法。即热炒、炖品和腌制。热炒是指文字和画面比较成熟,提笔即成的作品。最近他创作的几幅作品,由于对啃老族行为不满,有感而发,画面中一位古稀老人,笑容可掬,表面幸福指数颇高,仔细一看,老人的双手却在往外掏钱包。配上一句绝妙台词:“老人笑言家庭和谐之道:少开口,多开袋!”又如初夏黄梅天气,空气闷热。机关办公室历来有午睡习惯,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辛遥把人比作手机,加上说明:“午睡片刻,充电两格。”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不论谁见了,都会发出会心一笑。炖品是指文字和画面经过时间酝酿的作品。有幅图画,骗子正搀扶着老人散步,配上文字:“骗子比儿子会哄人。”这类题材尽管老生常谈,生活中却还在上演。感谢画家的善意提醒,功德无量。腌制是指一个好题材,经过生活的积累和理解,遵循科学的方法,提炼出蕴含哲理的文字和简约夸张的线条,二者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