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时代的撒切尔夫人(1)
【英】查尔斯·莫尔
  ◆【英】查尔斯·莫尔

  作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独家授权传记,《撒切尔夫人传:我是牌中大王》(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6月版)有着毋庸讳言的绝对权威和引人入胜的大量细节,许多内容之前从未公开过。在成书过程中,作家查尔斯·莫尔获得特权,得以研究撒切尔夫人的私人和官方文件,同时还采访了她及其家庭成员。双方约定,撒切尔夫人本人不许阅读手稿,不能对书中的言辞施加任何控制,并且成书在她去世后才能出版。本书在英国出版后,立即引发轰动,荣获英国“政治类图书大奖”。本报选摘其中一部分内容。

  不是我幸运,而是实至名归

  早在亨廷托尔路读小学时,撒切尔夫人那时叫玛格丽特·罗伯茨就表现出色。关于她9岁时一次获奖经历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只是版本有细微差异。

  当校长向玛格丽特的好运气表示祝贺时,她反驳说:“不是我幸运,而是实至名归。”这种口气有时显示出一种自以为是和傲慢自大,但是可能更多反映出年轻的玛格丽特心直口快的特点。她并不是靠运气;她获奖是理所当然,因此她就脱口而出。任何另外一种表达将会徒增对整个评判过程的怀疑。

  现存玛格丽特·罗伯茨参与的第一份影像资料——一部短小而动感十足的胶片电影——要追溯至1935年。那一年,格兰瑟姆作为一个自治市镇来庆祝其百年诞辰,玛格丽特与她的校友们一起参加了游行,并以人体组成单词“格兰瑟姆”。在电影中,9岁的玛格丽特·罗伯茨能够被看出正在如此做准备:“恰如其分地,我是字母‘M’的一个组成部分。”

  次年,玛格丽特赢得了KGGS的一个奖学金。众所周知,这个学院是当地女孩子所能上的最好的学校。它建于1910年,是一所自费文法学校,但是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女生可免于交费。奖学金女孩们需要通过相当于统考的升学考试;自费女生们则能够在更小的年纪入校。当玛格丽特于1936年9月入校时,全校大约有330名学生,其中包括不是奖学金女孩的穆雷尔——她是玛格丽特唯一的姐姐。由于KGGS极高的声望,它不仅吸引了格兰瑟姆城镇内的所有家庭,连与城镇相去遥远的家庭也慕名而来。学生们的社会背景迥异,有的来自声名显赫的富贵之家或书香门第(工程企业的高管、英国圣公会的神职人员),亦有出身寒门却凭借自身聪明入校的孩子。以金钱来考量,罗伯茨一家在整个学校里或许处于中等稍微偏下的水平;以社会地位论,由于父亲阿尔弗雷德在城镇上日渐提升的角色,则位次较高。

  虽然获得了奖学金,玛格丽特还是直接被分入了B组。这丝毫不能代表她的学业有缺陷,只说明一个事实,就是那一年获得奖学金的女孩子着实非常多,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A组。这一分组使得玛格丽特有一种从同龄人中被分离之感,并且许多人都有同感。而这也将她与基恩·法莫尔分在了一起,后者是建筑师的女儿,来自付柏科。基恩也是奖学金女孩,玛格丽特唯一的B组“盟友”,基于此,她说,“我们是黄金搭档”,在她们进入A组之前共度了两年这种时光,直到1943年玛格丽特进入牛津、基恩进入师范学院。

  基恩是一个随和、受人欢迎的女孩子,并以说话时像“尖叫”般的声音闻名,正是她及其家庭使得玛格丽特在北巡街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更多乐趣。父亲阿尔弗雷德·罗伯茨说:“玛格丽特,绝不要因为别人做了什么事就去做,要自己决定所做之事并且说服别人跟随你。”玛格丽特对这种要求极其反感,但恭敬不如从命,她选择了吸收该经验。她历来反感父亲的教导,但是通常都确信他是正确的。

  基恩·法莫尔毫不保留对玛格丽特的喜欢。她将玛格丽特描述为一个非常喜乐、幸福、热衷娱乐的女孩子,丝毫没有身处压力的样子,甚至有些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她略显丰满,并且常常保持礼貌、努力和凡事投入。她们两人从未发生过争执,并且基恩对于后来一些针对玛格丽特的批评颇感愤怒,认为这些评价很不公平,比如指责她毫无幽默感或者过于专横,“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她的专断……她格外热心而优雅。”两人通常在彼此父母家里过奇数周末,甚至法莫尔一家曾带着玛格丽特一起在斯凯格内斯度过一个周末。她们还为亲自制造的一次探险经历激动不已,当时,她们潜入斯坦福德男校去看了一场法语电影,但对片中人的对白只字未懂。

  以基恩看来,玛格丽特并非天才,但是她有惊人的专注力,并且她就任首相后最著名的个性特征就是:“她不必像我们一样需要太多睡眠。”基恩的父母亲也非常喜欢玛格丽特,在1945年换届选举运动中,正是基恩的父亲杰克主持了付柏科的保守党会议,这次经历为玛格丽特日后竞选保守党候选人来了一次热身。这也是她所做的首次公开演讲。

  法莫尔一家与玛格丽特一直保持联系,在她后来竞选成功后还写信表示祝贺。1974年3月——前一个月保守党刚刚在竞选中失利——玛格丽特在弗慕白出席一个仪式时,再次见到当时已定居此地的基恩,她回信说:“当我为一所小学举行开学仪式时看到了基恩,真是太好了。她看起来令人赞叹,我想我们两个老古董都棒极了!” 

  她要么值得学习,要么就很做作

  1943年春天,在考试后的欢庆活动上,墨汁被泼在活动室里珍贵的实木地板上。同学罗娜·史密斯说:“当时,大家发现水与肥皂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该怎么办呢?这样一来我们被开除恐怕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这时候,有人想起了我们的科学家之星——玛格丽特·罗伯茨应当知道如何将地板上的黑色印记去除干净。她的补救办法是,撒上漂白粉然后倒上盐酸(从实验室偷的)。我则一阵狂擦,果不其然,地板开始恢复原貌了。但是紧接着我几乎被烟雾呛晕过去,赶紧夺门而出,脸色铁青——我们无人知道这些混合物会释放出氯气。我们激烈的咳嗽声和上蹿下跳的动作惊动了工作人员,他们非常关心我们,以至于大为光火。不过,颇为意外的是,第二天并未有惩罚落在我们头上,我怀疑是玛格丽特悄悄找到吉利斯小姐坦白了自己那近乎致命的意见。”

  同学丽塔·新德记得,她、玛格丽特和麦德林·爱德华兹通常会竞争第一名的席位,在此过程中,玛格丽特表现出比其天赋更突出的决心。”即使是天赐禀赋的罗娜·史密斯也发现玛格丽特在学习成就方面所流露出的骄傲相当令人窝火:“我记得(1942年7月)玛格丽特告诉我,我们的班主任说我们所有人的地理成绩都极其令人失望——除了她本人的,当时望着她那相当自负的样子,我着实有些恼火。”在她的同学们看来,玛格丽特的缺点来自于几个方面:争取第一、确保正确和触人痛处。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那些最讨厌她的同学通常是站在学校之巅的学霸们。麦德林·爱德华兹和玛格丽特·古德里奇都记得,她有一个气人的特点,就是不管任何人来校演讲,她都会抢着第一个发问,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哪怕她还是一个四年级小女孩时。而那些竞争力较小的女孩子,比如罗娜、基恩和谢利,都觉得玛格丽特并不那么使人压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学生时代的撒切尔夫人(1)
苏州河,黎明来敲门
二十四个比利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4学生时代的撒切尔夫人(1) 2015-07-27 2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