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拖延症”
易惹一身病
年过六旬的顾老伯本来只缺了两颗牙,但想等到牙齿掉光再镶口假牙,哪知现在换了好几副都不合适,医生说主要是因为时间拖太久了,牙槽骨已经吸收变形了才这么麻烦。因为咬不动食物,老伯只能靠吞咽进食,本就虚弱的消化系统不堪重负,常常胃痛、肚胀、消化不良。
朱梓园副教授对此指出,许多老年人对口腔牙齿的缺失,特别是缺失1-2个牙并不重视,认为一侧牙齿没有了可以用另一侧,后面的牙齿没有了前牙凑合用。其实缺牙后如果长时间不镶牙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后牙(磨牙)的缺失,会大大降低咀嚼能力,造成前牙负荷过重,引起余留牙松动、过度磨耗、颞颌关节损伤等问题。
据介绍,牙齿缺失以后,咀嚼功能变差,未经充分研磨、捣碎的食物将直接进入胃肠道,将大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另外,牙齿缺失后,咀嚼的任务就落到了其他牙齿身上。若长时间不修复,可能造成相邻牙齿的倾斜,以及与其咬合的牙齿的伸长等,继而引发龋病、牙周病,进一步加重对剩余牙齿的损害。
朱梓园表示,牙齿对维持面部的外观有很重要的作用,前牙缺失会让人看起来缺少年轻活力,使人更显衰老,同时会造成发音不清,俗称“说话漏风”,对患者的交际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她建议一旦出现任何牙齿的缺损和缺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活动假牙佩戴5~6年
需强制“报废”
很多人认为,假牙没有使用寿命,镶了牙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朱梓园副教授说道,其实,每一副义齿都有自己的“寿命”,即便到了“预期寿命”后义齿没有损坏,它也丧失了实际的功能。
她指出,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磨损的加剧,义齿的咀嚼效率在不断降低。同时附着有大量微生物的旧义齿会引起口臭,继而影响患者社交生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定期到临床医生处检查义齿的习惯,医生会做相应处理,以保持义齿的固位、支持与稳定,不对剩余口腔内的软硬组织造成损害。对于活动义齿来说,平均5年~6年都应更换一次义齿。”朱梓园强调,如果出现与假牙接触的邻牙或口腔粘膜出现疼痛红肿,假牙与牙齿密合不好导致嵌入的食物较多,或者假牙变形损坏,应该马上修理或者重新制作安装假牙,绝不能凑合使用。吴瑞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