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等介绍了浦东新区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相关情况,并透露,本市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后,浦东新区正抓紧制定“行动方案”,努力在本市率先落实。
本报记者 宋宁华
形成人才集聚
打通留学生毕业留沪绿色通道
“浦东新区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最核心的是形成人才集聚中心。”孙继伟表示。据介绍,浦东新区将全面率先落实本市《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制订浦东“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以下简称“人才14条”),进一步探索试点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把浦东打造为最开放的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葛四平透露,“人才14条”将重点围绕“双自联动”创建国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主要突出3个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放宽优秀外籍科技创新人才准入门槛。比如,浦东新区将率先落实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到自贸试验区直接就业的政策。最近,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为一名印尼籍的上海交大毕业生办理了就业证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办理有关的就业手续。
二是更加突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比如,浦东新区正在探索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将在张江、陆家嘴、外高桥等区域多点布局,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模式,支持海外人才设立离岸研发、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创新企业。
三是更加突出国际化的人才配套服务。比如,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建设上海国际人才网,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地图交互系统,优化人才工作线上线下的支撑。在自贸试验区新建商品房中,按5%比例配建人才公寓。支持海外人才子女学校发展,探索弹性学制和国际化课程。支持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东方医院等完善涉外医疗保险结算网络。
构建创新走廊
要把张江打造成最好的科技城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新区将崛起一个新亮点,那就是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体,以康桥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和周边镇级工业园区为支撑,打造最好的科技城——张江科技城。
“张江现在就是一个产业园区,还不是科技城的概念。今后它的产业布局、功能规划、生态环境升级,文化氛围、创新氛围、居住、生活配套都要提升。”孙继伟坦言。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张江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优势突出。“下一步,将从规划、功能、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坚持以最高的标准,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配套设施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最健全、产业和功能集聚最高端、文化氛围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科技城。”
孙继伟介绍,张江科技城的建设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内核,由内到外包括大科学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技术创新和转化、科技产业等四个圈层;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体,以康桥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和周边镇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城。同时,以张江科技城为核心,北联金桥、外高桥,向南呼应临港,延伸创新链辐射区域,构建一条创新走廊。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副局长、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杨晔透露,引进的重大项目主要是张江的重点主导产业——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中芯国际的全球总部、微创医疗全球总部、沪江网教育创业者基地等项目,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培养创新环境
推动“科技男”搭档“金融女”
浦东新区既有陆家嘴金融城、又有张江科技城,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好比是“科技男”与“金融女”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既要给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又要通过金融创新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据介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投入体系,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完善以功能为导向的股权类基金支持体系;建立促进股权与债权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建立张江科技银行;探索引入境外创投基金直接投资境内科技企业等。其中,对于人们关注的张江科技银行,孙继伟表示,“方案正在积极制订过程中,银行的机制是投贷联动。”
针对现在很“潮”的众创空间,本报记者提问:有创客表示,觉得上海的创客到张江的距离比到深圳远,浦东新区在发展完善创客空间产业链上有何举措?孙继伟表示,这是由于张江的产业定位造成的,因为这里虽然有大量的芯片等研发、生产,但很多产品都是发到下游去,并不是一个零售市场。下一步,浦东新区在众创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地贴近这些创新创业人的需求,培育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
加强双自联动
破除一切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
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国家战略、都在浦东新区,如何发挥“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是一篇大文章。为此,浦东新区制订了专门的“实施方案”,聚焦联动发展和制度创新,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和最好的科技城。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双自联动’,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浦东新区正抓紧制定“行动方案”,努力率先全面落实本市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浦东的总体定位是:努力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面向全球的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基本建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基本形成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活力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