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好友许哥的一再邀约,盐城大纵湖之行终于在初夏成行。
大纵湖面积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大概用时3小时,我们一行8人驱车直抵市郊的大纵湖。初夏时节,大纵湖一派生态之美,湖面开阔,野鸟飞翔,绿树成荫,心情不禁为之雀跃。
芦苇迷宫探幽无疑是大纵湖游的点睛之笔。迷宫计有33个岔口、66条水道,构成了神奇的八卦阵。一行人分坐两条小舟徜徉迷宫,河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芦苇茂密地覆盖在水道两侧,犹如屏障,隔断了我们的视线,使得舟行其间而不见左右。划舟者为当地人,约摸50出头,颇为健谈,提及此间的王祥卧冰处、宋曹纪念馆、七子岛、兴湖塔及柳堡村等各处景点,如数家珍,言谈间不乏自得之意。船工使坏,在一个岔口急转,不经意间,同行的另一条小舟已不见其踪。初时,吹呼一下尚能听到回应,后续便不闻其声了。我心中暗忖,倘若自行划舟,断然找不到来时路。尽管分舟而行,但并不妨碍我们彼此赏景吸氧,感受生态雅趣。
殊路同归,结束水上迷宫游,我们一行径直前往板桥书屋走去。史载,清代郑板桥晚年辞官曾隐于大纵湖畔开馆授课。书屋不大,从南到北分别为卧室、教书堂、书房。在板桥先生的铜像前驻足许久,我注意到书屋中尚保存着一些清代的生活用品,挂着一些书画作品,陈设虽然简单,但能再现当时的生活状况:“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尺小菊花茶”。湖光掩映间,板桥书屋更显静谧与安宁。遥想当年在此间,必是乡贤云集,门徒众多。板桥书屋或不及成都的杜甫草堂声名远扬,但无疑同为人间佳话。
人在旅途,唯美景与美食不容辜负。许哥好客,当晚备了满满一桌的当地湖鲜野味,纵湖水参(泥鳅)、水陆野禽、芦荡野鳖等一应俱全。除大闸蟹外,所谓纵湖十鲜尝了九鲜,一时间我们大快朵颐。席间,当地的朋友说,莫戴有色眼镜看盐城,盐城东晋时因“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自古繁华。观大纵湖的生态之美,盐城何尝不具后发优势?
喜欢是乍见之欢,更是久处不厌。就大纵湖而言,所言极是,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