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开车,跟儿子两人去美国购物。开车不用30分钟就到了美国海关。过关,开进美国25分钟就到了一个较大的城市,几乎所有想买的都能买到了。
温哥华人喜欢南下到美国购物,因为那儿的东西便宜。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便宜,而且税率还低。加拿大购物税高是世界闻名的。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临回温哥华时还要给车加满便宜汽油。所以,如果计划好去美国,肯定开到美国准备回返的时候就是个空油箱了。今天我加满油箱时的油价折合成加元是每升0.87加元,回到温哥华看到的第一个加油站的油价是每升1.30加元。差太多了!光是加油,什么都不买,这一趟美国之行都是赚的。
周末别去美国,否则过海关要排大队,少则一个半钟头,长则两三个小时。如果来回都赶上高峰等候,省下了钱浪费了光阴。过节都爱计划去美国,像去度假村一样连购物带旅游。媒体也知道大众的心理,会在每次长假期前早早预报海关的等候时间,提醒南下的百姓准备排队别心存侥幸。
加拿大政府不愿意大家的钱跑到美国去,增加美国的GDP。海关总是严加盘问每个回到加拿大的人,花了多少钱?政府总是威胁说超过了免税额度要补交税款以至于罚款。于是,很多人出了美国的商店就捏着所有收据开始计算了。副食品多买没关系,牛奶啊,肉啊,面包啊;可是衣服电器这类商品不让买多了。有时多买了衣服就撕掉收据,扯掉物品上的价签,穿上,颜色不搭配大小不合体也硬穿,当做穿着来美国的。贵重的包包就当做随身带到美国的。有一次,我出了店,看到旁边两个女人,白人,一看车牌就知道是温哥华地区的,正专心致志地撕扯价签,然后拼命穿下好几件新买的衣服裤子;最后手里攥着一大把票据,几步走近垃圾箱扔了,不留一点痕迹。她们一溜烟开走了,我站在原地很生气,你们怎么就不避着旁人一点呢,怎么犯罪就不怕我们知道呢……
当然我也有过犯罪的体验。今天回答加拿大海关官员的询问,虽然计算得清清楚楚是700元,我却说380元。我非常镇静,两眼直视那个女警员。两秒钟以后接过枫叶卡,一踩油门,扬长而去。
物价比美国贵,在城市规模上远远不是国际大都市,这就是温哥华。连温哥华人自己都说,温哥华最多是个小康城市,是温哥华村,温村。对比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或者洛杉矶,温哥华房子旧、样子土,街道不宽阔,一到天黑各种商店早早就关门了毫无夜生活的风景。奇怪的是,怎么移民老是不断地来,怎么总有什么组织评温哥华为最佳宜居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