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在重读《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不觉一晃出书15年了,时间真快啊!我读着读着,眼光停留在213页上。当年,一位采访我的女记者,与我一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抓拍了这组照片。她叫邓萍。
还有更多我的读者,我记不清他们的姓名,但我忘不了他们看我的眼神。那一张张脸至今犹如在我眼前。许多人对我说,他们看过我的书之后,就换了一种活法。我不知道他们今天在哪里?生活得怎么样?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在生活中是一帆风顺还是曲折坎坷?在高峰还是低谷?在享受收获的成果还是继续辛勤地耕耘?我希望知道他们今天的故事,我想念他们!
我一直不喜欢用电脑,以至于许多在微博上认识的读者都失去了联系。我现在的心愿是寻找许许多多见过与没见过,记得名字与忘记名字的失去联系的读者朋友们。
五年前,我去广州领奖,会后朋友转告我,虽然深夜了,一位粉丝,正从广州城的另一头赶过来见我,她不想错失等待多年的机会。临近午夜,一位美女风风火火冲进门,她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径直朝我奔来,不容分说一把抱住了我,眼泪哗哗流了下来,好一会她才缓过神来,从包里掏出一本书,那是一本密密麻麻记了许多读书笔记的《我的视觉日记》。
当场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请求用我的签名新书换她这本旧书留作纪念。这本旧书,饱含了她的人生故事,对她十分重要,但她还是忍痛割爱了。第二天她把原书送给我之前,竟然把整本书全部复印了下来。我们从此成了好朋友。
此后几年,我和不同的读者陆续换了很多他们的旧书,有的书上面画了很多条条杠杠,有的书页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几乎每本扉页上都写了他们最喜欢的句子。有个与我换书的男生,他的书是他父母和姐姐看过之后传给他的,而书是他父亲的朋友送的,扉页上满是很感人的赠言。他的姐姐因为看了这本书,选择了在同济大学学习摄影,而他自己的职业也和这本书有关。一本书带出了好几个人的故事……我想找到这些读者朋友们,我们共同完成一个行为艺术。我的行为艺术怎么做,我会慢慢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