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人在做出决定时,不仅仅用脑子,而且还有另一种器官也在起作用。比如当一个人肚子饿的时候去逛超市,此时此刻,他容易做出决定,敢于做出积极的、热情的甚至冒险的决定,因为这时候他正处于一种“热烈状态”,很容易“找到感觉”,而感觉状态在影响着我们以积极的方式作出复杂的决定。科学家估计“感觉状态”使做决定者更多地依赖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正如人们常常说的“此事我肚里有数”。荷兰的心理学家估计直觉和人的腹部有关,而一个感觉到饿的人更容易和腹部“沟通”。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要做积极的决定应该在饭前,而不是在饭后。推而广之,有人建议,向上司请示最好在午饭前,而不要等上司把腹部“堵”得差不多了再去找他。
影响一个人作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激素的影响力较大。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帮助细胞传递化学物质的激素,负责大脑的情欲和欢乐等,被俗称为“幸福激素”),如果大脑中多巴胺浓度发生变化,会明显影响我们作决定的过程。
科学家们在以前伦敦大学挂靠学院的探索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是确认了前人在大脑中发现的一种信号,并发现这种信号就是神经递质多巴胺。61位受试者都拿到一份表格,表格中所列为80个度假地的地名。受试者应在刻度表上为每一个地名打分(1至6分),接着让他们服下甜味片,他们的注意力便转移到其中的一半度假地上。然后再让他们服下一种能提高大脑中多巴胺浓度的药,这时受试者又会去设想另一半度假胜地。
第二天所有受试者被问及很想去哪里度假,80%的人说得头头是道,几乎把平时的知识和经验全部抖搂了出来,按专家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作出了复杂的决定,是多巴胺浓度增加而取得的效果。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效果强烈,而且这种效果竟然能保持24小时。
目前,激素在消费决定中的作用比较受注意,比如,除了多巴胺以外,性激素也会影响人的消费决定,但男人和女人的受影响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男人只要通过视觉就会决定买什么价位的内衣(或者很愿意出高价购买之),而女人要通过触觉(触摸内衣)才决定高价购买品牌内衣。
除了激素的刺激,尚有其他因素也能起引导作用,如一个人在生活中获得的文化、社会和个人经验;个人的消费习惯以及来自周围的刺激(环境氛围)均属影响因素。荷兰科学家们准备继续研究口渴、疼痛或性欲等刺激对人们作决定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