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辣蓼草的记忆
周筱蓝
  周筱蓝

  周末,带孩子去市郊玩,在村路旁的小溪畔,看到了一丛丛的辣蓼草。深绿色的叶面长着不规则的八字形斑纹,点点淡红小花,成穗状一簇一簇,清新而别致。我蹲下来,告诉儿子,这草别看它不起眼,可是很有用处的呢!

  每到盛夏,家乡的田埂水塘边,随处都可见到这种平凡的辣蓼草,开出的小花绿白粉红,可爱极了。农闲时节,母亲拿个竹篮,把辣蓼草最上面的嫩茎叶采摘下来,洗干净晾干,切碎后和事先准备好的籼米粉捣匀了,用手捏成一颗颗白色小丸,撒上陈酒曲粉末,放在竹筛子里盖上毛巾。

  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揭开毛巾,一粒粒小丸子浑身长满了淡白色的茸毛,像枫树球一样,闻起来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这就是制作成功的新酒曲了。最后,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把它晒干,放入石灰罐里保存。

  接下来就是做米酒了,母亲把蒸熟冷却后的糯米饭摊在一个大木盆里,将酒曲碾碎与之拌匀,用手拍紧后在中间掏了一个圆形窝状,便于透气。最后盖上盖子,铺上一层稻草和棉被开始发酵。村邻来串门时,母亲便会煮上一碗米酒,撒上一小撮去年晒制的干桂花,香气四溢,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夸母亲的酿造手艺好。

  如今,母亲逐渐年老,我也离家多年,想要吃米酒的时候,就会直接去超市买一罐,可是总也感觉比不上母亲用辣蓼草做酒曲酿造出的农家米酒,那才是一种真正原始质朴的酒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全民健身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彩票世界/汇市金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大数据分析/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新之城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台历
   第C10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小路情思
莫让叫卖声吓跑游客
有线串联
古人避暑很“低碳”
我们如何做决定
辣蓼草的记忆
晚霞
与马甲线亲近的日子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C14辣蓼草的记忆 2015-08-08 2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