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出版社编辑讲采编故事
郑理
  □ 郑理

  2012年7月的一天,作家蒋一谈来沪,说起金宇澄和《繁花》,蒋一谈说他看了初稿非常佩服,并提议把金宇澄请来共进晚餐,我完全赞同。于是这次见面为后面的合作打下了伏笔。筵席之间相谈甚欢,散席时老金拿出部分《繁花》的打印稿给我们;这是我和《繁花》的第一次接触,不过老实说,因为老金只提供了一小部分打印稿,所以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过了一阵,陈徵社长打来电话说《收获》的钟红明向他推荐金宇澄的《繁花》,嘱我和钟红明联系一下,因为前面已经和老金有了接洽,所以我并不意外,但是我还是立刻和钟红明打了电话,后来事实证明这个电话打得恰到好处。钟红明在电话向我详述《繁花》的种种好处,说到激动处她非常兴奋,这引起我的警觉,我感觉到我可能会错过一个佳作。

  我几乎立刻就给老金打了电话,盯着老金马上把全稿发我一看。

  我把《繁花》全部打印出来,只花了两天时间我就读完了。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部特点鲜明,和当下的小说完全不一样的关于城市文学的长篇,而且可读性极强,当时我不敢确定这个作品肯定会畅销,但它肯定会受小众读者欢迎。

  鉴于《繁花》的字数有35万字,我们在开本上选择用16开的大开本,排版上也追求一种疏朗有致的效果。另外,因为《繁花》的字数比较多,我觉得在章节之间适当插入一些插图,可以供读者在阅读中稍作停顿,有透气感,于是我就想到了老金在《收获》发表作品时收入的四幅插图。我提议老金在现有基础上再多画一些,最好能画个二十幅,正好可以分散到各个章节,也就是现在成书中的样子。这些插图中既有城市的地理,也有城市的记忆,承载了丰富的时代变迁的信息,完全是用感性具象的方式和小说的文字互补,成为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金对自己的文字几乎有一种洁癖,差不多每一次交给我稿件,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做了修改的标记,他自述对《繁花》始终有抑制不住的修改的冲动,欲罢不能。在我的电脑里还存着老金多次修改的邮件记录和通信。碰到这样严谨的作家,我十分敬佩。

  《繁花》自2013年3月出版至今,已经第18次印刷。目前,平装本、精装本累计印数已经达到31.5万册。(本文作者系《繁花》单行本编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衡阳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衡阳保卫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②德国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聚焦/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8版:专版
春夏入江南 静待繁花开
写《繁花》,就是因为有话想要说
听出版社编辑讲采编故事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7听出版社编辑讲采编故事 2015-08-17 2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