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西内娅是谁?这个芳名您或许生疏,但她的情人您一定听说过,那是大名鼎鼎的堂吉诃德。
话说堂吉诃德为了行侠仗义做梦发疯想当骑士。但骑士须有随从,这不难,他找了个乡下人桑丘。但为了符合骑士道的规矩,他必须效忠一个情人暨女恩主。遗憾堂吉诃德不曾近女色,他只好把邻村一个挤牛奶的村姑权充作暗恋的对象,赐名杜尔西内娅。行头备齐,他终于放心游侠去了。
可怜那时欧洲已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堂吉诃德是骑士游侠小说发烧友,想梦回那逝去的中世纪。大战风车、把羊群作军队,他竹竿般羸弱的身材、西风残照,一柄破长矛和瘦马挡不住时代潮流,却着实没少让他自己和受过他恩顾的人吃亏。如果不熟悉中世纪的西班牙,那就请驰骋头脑风暴:当年李逵若带着猪八戒一同行侠旅游,该是个怎样的情境,您就自个儿想象罢!堂吉诃德凭什么世界闻名?就因为他的疯和傻。其实,世上比他更疯更傻的多的是,但他的疯傻恰到好处,遂一不小心竟使这个简单的故事成了世界名著。
按照骑士道的规矩,被堂吉诃德征服的人要去杜尔西内娅那里报到。杜尔西内娅是女神和完美的化身。但现实中的杜尔西内娅不只体态不美,而且按照作者的描写她竟粗夯到“胸口还长着毛呢”。这样一副尊容,跟“贵妇人”可能永远不搭界;而塞万提斯用他如刀的笔不只是批判不合时宜的骑士道,更入木三分地贬损和讽刺了贵族文化和假贵族文人的虚矫。
但却因此我记住了杜尔西内娅,这样一个讽刺性的镜花水月般的名词。虽然这个形象活活把一个娇袅的好名字给糟蹋了,但是人生中杜尔西内娅幻境却成了一个母题甚或情结,她的故事成了一种情愫类型的代名词。什么代名词呢?一个想象中的美好、曾经的美好或者逝去的、永难复归的美好之忆念。
大作家歌德少年时曾经游历遇到少女绿蒂,有过一段生死难解的爱恋。逃出这一劫后他痛定思痛,写出了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详述这爱情之刻骨铭心。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歌德是个泛爱的人,他一生经历过爱情无数;他此后这样的艳遇的确够多,他晚年再说起这些时就老到多了。记得他在自传《诗与真》中曾经说他多年后又见到过绿蒂,看到这样一个发福且庸常的女子,当年曾经是令他几乎相思至自杀的对象,他愧疚得几乎汗流浃背。
同样死了的,还有鲁迅笔下的闰土、元稹笔下的崔莺莺、韩翃笔下的柳氏、崔护笔下的人面桃花以及蒲松龄笔下那些可爱的魑魅魍魉……且慢!这是杜尔西内娅情结的话题么?上面的一切美好诚然没有了,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永恒的美和忆念,而不仅是发现真相后的遗憾。那么,什么是真相呢?
那些永逝的场景,滋养过我们的往事,儿时的乐园。好多作家写过少年时那曾经广袤的院落在成年后回顾竟是那样湫隘的一角!那陋巷里的小学曾经是童年的庙堂;那一汪池塘竟是中学时的柳岸湖面。梦境中无数次回忆过的乐土竟是眼下这满目凄凉的败落。寻梦!撑一支长篙?这太愚蠢。访旧半为鬼?却话巴山夜雨时?——我们不该走入梦境,我们不敢走入梦境。杜尔西内娅在对我们窃笑。
钱锺书最懂得避开杜尔西内娅。据说有外国学者读了他的《围城》后非常想见见他这个作者,却被他冷峻地拒绝了。“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鲜美,你是否一定要见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问得好。聪明的母鸡不只会下蛋,而且懂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