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的钢材、水管,地毯的边角料,废弃的木板、轮胎只能躺在垃圾堆里不见天日?设计与爱心也许会给它们第1001种可能。作为2015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设计与绿色可持续板块的“LooP 回 ◎无限绿色再循环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的西侧的上海嘉里中心开展。
走进静安嘉里中心南广场,你会看到地毯的边角料被染上了色彩与废旧的钢材一起变身成具有童话色彩的“魔幻飞毯”;工地里常见的废弃水管在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下与色彩斑斓的地毯联姻构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半封闭式阅读空间;而木材工厂随处可见的碎木料则在建筑设计师的巧手下堆叠起一个富有结构美感而又可以供小朋友们自由攀爬的“小小山丘”。展品中大有来头的是脱胎于著名影星成龙电影道具的“梦幻飞船”,通过踩动踏板,小朋友可以让“飞船”发光、原地盘旋,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互动乐趣,明白“发电不是简简单单按下开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玩乐之间,环保的理念悄悄植根心田。
五岁的小布丁最喜欢的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房子,柔软的地毯温暖舒适,和小朋友一起趴在上面画画的她安静而专注。她的妈妈晋女士说:“我觉得最好的设计是人可以亲近它,整个展览里所有的设置都是可以互动的,这样一个由回收材料打造的环境让小孩子参与进去,从小就能感受这种环保的、艺术的氛围,我觉得比任何教室里面的教育都要好。”小布丁钟爱的小房子叫做“魔方1001”,废弃的铝塑板披上了彩色的新装被设计师拼接成一个小小的“飞船屋”,两侧和顶部都用玻璃镶嵌打造出一个半封闭而通透的空间,铺上经过处理的废旧地毯,底部的小轮子让它可以在花园里自由移动。“梦幻、自由、安全感是我们希望提供给孩子们的良好体验。”来自上海隽安标识有限公司的设计师介绍说,“32位6-12岁的‘小小梦想家’用画笔描绘出的梦幻屋是这个方案的灵感来源。这个小房子放置在草坪上,小朋友在里面可以读书画画、听故事,晚上还可以看星星。”
这些作品是四十多位横跨多领域设计师从本行业出发,运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废弃的材料,化腐朽为神奇,给6~12岁的孩子们搭建一个梦想之家。活动旨在通过设计,帮助儿童从作品中获得欢乐,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和环保意识,同时,也希望借由这个活动,激发设计师对可持续设计的深入理解。
小屋的不远处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小小游戏亭。废旧的铁、轮胎、木材在这里获得了新生。“这是我们整个公益展的聚宝盆。”工作人员笑着介绍。来自上海点派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将环保与公益紧密结合打造出了一个可以互动的“捐款箱”。“城里的孩子花一元钱体验游戏亭的对战游戏,收集到的钱我们会通过主办方捐给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设计者之一的潘文俊说。
“分享是我们想通过这个设计传递出的理念。”上海笔克展览展示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王仪雯介绍了“交享取”互动装置。“我们希望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生活在70、80、 90 乃至00的不同世代 ‘同年人’进行物件交换。从人最纯真的需求出发,通过互动分享的过程让父母和孩子互相沟通,从而引发对于物质价值观、环境、可持续、传承等问题的换位思考与启发。” 回收的胶合板、木条和喷绘布在设计师的努力之下成了一个承载着陌生人善意的“百宝箱”,在现场看到好些小箱子里已经藏好了来自参观者的小礼物。
孩子们的笑声在广场上飞扬,从“虫洞之屋”里总会不时地冒出几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这是一个由废弃的木头制作而成的有两个出口的管道。设计师希望通过让儿童在其中爬行,以体感和微小的动物视角,感受万物平等与和谐。“希望小区里多一些这样的装置,现在的小朋友还是比较孤独,他们其实很需要一个可以一起交流、玩耍的场所。”看着孩子玩耍的多多妈妈说。
环保、沟通、分享,还有爱。正如此次“LooP 回 ◎无限绿色再循环活动”的联合策展人“亚洲创意产业联盟”主席乔治·布迪漫和“创E汇”主席赖志辉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整天埋怨污染的空气污染的水,我们要努力,为了我们和孩子共同的未来。只有观念改变了,人才会行动。”也正如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副秘书长何炯所说的那样:“设计是爱的外沿,我们做的所有设计一定要回归自然,要让大多数人受益,更要造福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