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著名书画家应野平105周年诞辰,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笔墨博物馆主办,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上海水乡书画院协办的《应野平书画作品展》近日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并在9月24日诞辰纪念日举办了艺术研讨会。
应野平(1910-1990)字野萍,浙江宁海人。幼时聪颖,能背唐诗百首,且自赋诗,有“神童”之誉。早年习画并无师承,以传统名迹影印件为范本。学元四家,上溯董源、巨然、郭熙,下至四王、石涛,尤得益于王蒙、黄公望。“厚积薄发”使其日后在山水画领域不断突进,形成独特风貌打下广厚的基础,而立之年已名闻海上。
新中国成立后,年届不惑的他从师古转型,遍游名山大川,深入海岛、渔区、乡村勤奋写生。他坚持以“不学古法、不成我法,不变古法、终非我法,神在能离、妙在能会”,以及“以有限的笔墨,表现无穷的情趣” 的艺术宗旨,创作了一大批表现祖国红色江山及日新月异风貌的作品。技法上更趋纵放,整笔、散笔、披麻、墨点任意结合,积叠成山石、峰峦,使画靣色墨淋漓、变化无穷。
应野平先生早年受新华艺专校长汪亚尘之邀,执教于新华艺专;后任上海美专教授。他教导学生“笔墨与意境,均为国画之精萃,不可偏废,必须保留发扬,才能提高国画的艺术性”;又强调画须“气清、骨雅、神秀”。他的绘画理论精辟,使学生受益匪浅。众多学生继承其衣钵,至今还活跃于画坛。
应野平先生常与友吟诗作画,诗作不下千首,尤以诵咏黄山为多,故有“应黄山”之誉。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先生曾撰文称“他的画具有典型的南方风格,水墨尤为精妙,被日本画坛评为‘中国南方派水墨山水画家第一人’”。著名美术理论评论家徐建融教授也撰文评价道:“应野平对于山水画的最大贡献,正在变少数人超越世俗的高雅艺术为面向大众和社会各阶层的雅俗共赏艺术。从这一意义,他的贡献与任伯年之于传统的人物画,吴昌硕之于传统的花鸟画,完全是同等的。”“今天的‘新山水画’千种笔墨,万般风貌,几乎多是从他的创意发展演变而来的。”
应野平先生生前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出版有《应野平画集》、《应野平作品选集》、《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应野平》、《应野平画辑》、《应野平山水画辑》、《应野平山水册》、《应野平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画集》、《应野平黄山写生图册》等。
本次展品由应野平先生之后裔及众多弟子提供,山水画作、隶草书法等六十多幅,均为精彩佳作;同时记录应野平与上海笔墨企业深厚情谊的照片和书画作品也将与大家见面,充分展示海派笔墨与海派书画的深远渊源、深厚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