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麻头”首战落马
老夫子
  老夫子

  蟋蟀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似,精英总是稀缺资源,其纵横沙场、建功立业离不开虫主人的精心培育。如果“虫迷”花大力气逮到恶虫,但不经喂养,便急于出师,那么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975年9月初,我大弟从崇明返家休假,他带回几十条蟋蟀,结果一条将军也挑不出。于是,这位铁杆“虫迷”渡江去父亲工作的南汇六灶抓虫。

  两天后,他抓回十几条大虫,我们仔细地挑选了6条“英雄好汉”落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青麻头”,但见此虫头如珠宝,两根顶线直冲霄汉,阔项上隆起一肉疙瘩,六爪腾跃,恰似三国大将张辽!刚安顿毕蟋蟀,后弄堂的老克勒“虫迷”前来叫阵。这位仁兄是跑郊区的邮递员,故在工作间隙几乎天天捉回好虫。老克勒出场的是一条“油黄条虫”。大弟见该虫暮气沉沉,像毛豆虫懒洋洋爬着,便捧出最凶的“青麻头”迎战。

  “青麻头”虽然比“油黄条虫”大两点,但没有其干老,在盆里沙沙乱窜。我提醒道,老克勒的虫已喂养多日,我们的虫即使在分量上占了便宜,但很难取胜。大弟不听忠告,一味催虫上阵,下赌注斗一只老盆。双方大虫亮相、打草后,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于一团。

  “青麻头”仗着年轻力壮,挥动双须,青幽幽的翅膀发出嘹亮的鸣叫,冲锋时宛若古代水仗中的撑篷战船。而“油黄条虫”已经伏盆,以静制动,双须贴盆不动,黄油布伞似的长翅膀偶尔张几下,发出一串苍凉的叫声。

  恶虫狠命咬了一口,均感到势均力敌,接着七八个“推口”,“青麻头”将“油黄条虫”捉一只“猪猡”,仰天大叫3声。然“油黄条虫”吃了重夹并不气馁,而是迅速从敌手牙齿中挣脱出来,扑上去一个“飞叼”,又奋力以老鹰抓小鸡之势,将敌手连着3个“喷夹”,逼其于盆角,再一个“黑虎掏心”,咬破“青麻头”肚子……

  “青麻头”虽然雄壮、年轻,但缺乏调养、缺乏作战经验,经此重创,痛得满盆打滚,败叫几声,跳出盆外。大弟极不甘心地交出邻居阿华从启东老宅弄来、送给我们的民国初年的青“和尚盆”。

  老克勒见爱将取胜,满面堆笑,不过他假惺惺地称赞我们的“青麻头”,作评论说:“如果你们这条虫耐心养一个星期,我的虫再厉害,也不是‘青麻头’对手啊!”

  4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恶虫大战,给“虫迷”留下一个教训,好虫还得靠精心饲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长三角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连载
文化杂咏·重阳
我偏要勉强
回忆母亲
美国学车记
“青麻头”首战落马
风雨无悔忆抗战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青麻头”首战落马 2015-10-08 2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