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肺源空运遭拒的尴尬
吴兴人
  吴兴人

  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固十分不容易,但倘无器官供应,移植手术则成了无米之炊。国庆期间,广西岑溪有一例脑死亡爱心捐献的肺源,但因南方航空公司的冷漠,拒绝出手相助,数千里之外取肺的移植手术,差点功亏一篑。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赶去取了肺,原计划乘10月4日8时20分起飞的南航班机回无锡,因路遇严重堵车,于8时零5分赶到广州白云机场,南航柜台值班娄经理却以客务没通知、未做准备为由,拒办登机手续。陈医生述说了事情的紧迫性,但值班经理反而收走了医生手里的登机牌,肺源空运被延误了一个半小时。

  所谓“客务没通知、时间已到”的理由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因为陈静瑜已提前一天和南航客务部门联系过,曾得到“全力配合”的承诺。言犹在耳,怎么隔了一天,承诺就不算数了呢?退一步说,即使“客务没通知”,当取肺医生持机票赶到机场,离飞机起飞尚有15分钟,如果给予帮助,特事特办,取肺团队是完全来得及乘上这班飞机的。

  据“中国肺移植手术第一人”陈静瑜医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00个肺源捐献,但仅有60例肺被移植,很多肺源都在路上浪费了。所幸,这回陈医生向深圳航空求助,深航的态度和南航的态度完全不同。他们听说情况紧急后,改签深航9时50分的航班,立即通知了安检、塔台和机组人员,安检只看了一下证件,两三分钟结束,然后用电瓶车送医生到登机口。当天中午12时40分,几经波折的供体肺源终于送抵无锡市人民医院,移植手术随即顺利展开。如果再延缓几个小时,陈静瑜团队的努力前功尽弃。

  南方航空公司现已为未能成功协助陈静瑜团队深表歉意,将借此进一步加强内部协同,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这当然是值得欢迎的。我希望这一道歉能引起更多航空公司的注意。但是,更重要的,建立一条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似已刻不容缓。

  “肺源空运遭拒”这一事件,让人们看到目前国内活体器官在运输过程中面临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一套相应的规范和流程,“生命的接力”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的困难。我希望卫计委应该和民航总局签订绿色通道协议。民航、高铁、高速交通等部门通力合作、无缝对接,建立一套器官转运流程,为器官转运建立起一条爱心绿色通道。除器官运输应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运输的实施流程外,机场也可以建立快速登机绿色通道,以提高器官在机场的转运效率。机场应有专职联系人,熟悉民航快速通道流程,取肺前和流程中每个节点有人落实确切。这才是这一事件得到的正解。

  建立了这样一条绿色通道后,许多人命关天的事,就无需“特事特办”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长三角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连载
“日本碰瓷”乌龙值得多方反思
玩法要紧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游客 “黑名单”
挥金如土
肺源空运遭拒的尴尬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肺源空运遭拒的尴尬 2015-10-08 2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