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民生调查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据画像:今天,谁是你的专车司机?
胡晓晶
  奔驰、宝马、特斯拉……所有车型都有机会叫到,乘客在叫到车的那一刻时常充满了惊喜和期待,想坐什么车坐什么车,专车让国人享受到的是更体面更有尊严的出行服务。那么,到底谁在为你开专车?专车司机的学历、收入、职业背景究竟如何?为什么要开专车?日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综合滴滴出行和优步(Uber)公布了中国专车司机大数据画像。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专车司机主要来自于学历较高、职业和家庭稳定的年轻中产阶层,本地兼职“候鸟型”司机成为主力;他们在寻求经济报酬之外,也在寻求社交的需要。

  八成以上专车司机是兼职

  据今年8月优步在国内六城市开展的专车司机调查显示:85%的司机拥有本职工作,开专车只是兼职;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79.99%,其中本科及以上的为27.77%;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司机占比大约在59.9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不到1%。虽然专车公司并未对司机学历做出限制,但79.99%的优步司机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从全国范围看绝对不会低于出租车司机的学历均值,同时也明显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学历。

  开专车男女都能顶半边天?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全国专车司机中男性占了大多数,达90.01%,女性仅为9.26%(还有少量数据显示不明确);从年龄分布看,25-29岁、30-34岁的司机最多,分别占到29.25%和28.55%,45岁及以上和24岁以下的司机则较少。80后、70后分别占比57.80%和27.00%,显著高于60后、90后。

  从优步司机的家庭情况来看,四分之三的专车司机已婚,67.36%的家庭中有1名以上16岁以内的孩子,其中10%的人甚至拥有两个孩子,说明大部分专车司机都拥有比较稳定的家庭关系,这与58.14%的司机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而开专车的理由相呼应。

  多有3年+驾龄和1年内新车

  大城市道路情况复杂、城市面积广阔、生活设施量多、文化特色明显,相对而言,本地人更熟悉路况和目的地,当专车司机就能减少绕路、不明目的地、不懂方言等不良乘坐体验。在专车司机中,拥有本地籍贯的比例较高。以滴滴出行为例,在京沪穗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本地司机的占比最高达到69.16%。至于驾驶年龄和背景,有93.3%的专车司机驾龄在3年以上,其中拥有4-7年驾龄者最多,达29.1%,其次是8-11年驾龄的司机,占比26.6%。

  除了司机的车技,专车车况也是专车用户关注的一大关键点,乘客对此的要求明显比乘出租车要求更高。调查显示:在滴滴出行上的专车,68.3%的为一年以内的新车,车龄在1-2年、2-3年的则分别有8.9%、8.3%;三年以上的车有14.5%;最老的车为6-7年车龄,占比仅0.4%。而从开专车的最多的汽车品牌来看,大众排第一占到25.4%,其次是现代(11.2%)、日产(8.4%)等;另外也不乏豪华车,主要有奥迪(4.9%)、宝马(2.2%)和奔驰(1.6%)。

  上下班时段是接单的高峰

  相比出租车司机的全天候,专车司机的在线时间则体现了两个明显的高峰,一个是上午8:00-11:00,另一个是晚上17:00-21:00,恰与上下班高峰时间重合;11:00-16:00,在线司机的人数一般且保持稳定;23:00至7:00,在线人数则非常少。在全国范围内,滴滴出行平台上的出租车司机,每天7:00-23:00在线人数占比都达到5%左右;0:00-6:00间为2%-3%;最低的是4:00,仅1%。也就是说,除了凌晨休息时间以外,处于工作状态的出租车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而专车司机则大多在早晚高峰接单,在其它时间段则回归到私家车状态。这意味着,有日常工作的专车司机遵循“候鸟式”的出行规律,服务的供给高峰也固定在上下班,呈现出明显的“潮汐”现象。

  一半能在6分钟内接乘

  数据显示:在滴滴出行上,从乘客发出订单到有专车司机抢单成功,平均耗时为26秒。自接单后,近一半的专车司机能在6分钟以内接到乘客,耗时15分钟及以上的仅有5.3%;76%的订单,司机能在10分钟内接到乘客。也就是说,大部分乘客能在10分钟左右坐上车。从订单的完成时间看,10-20分钟的订单最多,有33.3%;30分钟以内完成的订单超过80%,以短途行程为主。

  以今年7月滴滴出行中的专车订单为例,乘客对专车的评价较高,99%的乘客评价为五星,四星的有0.9%,三星的为0.1%。专车的个性化更强,司机的风格也更多元,加上互联网打车本身就具有社交的性质,因此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交流更多。从乘客留言的文本分析也可以看出,“人好”成了最主要的评价,78.11%的乘客会认为司机“人好”。加上“技术高超”“车内干净”“健谈”等,对专车司机的正向评价占到了91.54%;剩余8.46%的负向评价中,有4.98%的乘客选择“绕路”,而“态度差”、“话多”、“车脏”。

  一半以上装多个叫车软件

  那么专车司机如何看待专车生活呢?据优步开专车司机调研显示,为了接到更多的订单,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同时安装了2个或以上的专车、顺风车软件;不过,高达80%以上的受访者还是认为本职工作的收入比Uber收入更能让自己满意,只有一成左右司机更满意专车的收入。这说明对于兼职司机而言,他们并不认为专车收入能高到取代本职工作,开专车收入只是一个补充,虽然不能指望它明显地改善生活,但“补贴油费”“赚笔小钱”“买点日用”还是可以的。

  此外,部分专车司机之所以继续这一兼职,是看中了社交、娱乐、趣味等其它因素。调查发现,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专车收入对自己生活“没有影响”,他们“纯粹是为了兴趣”。基于网络社交产生的专车,好比现实版的“聊天工具”,它在一个小空间里建构出多元化的聊天场景,专车和乘客的真实职业、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聊天的一部分,这让专车使司机与乘客的多元互动成为可能,并且这种专车内的互动还影响到了乘客对专车司机的好感度和好评率。

  总结

  25-44岁、拥有稳定职业和家庭、学历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男士,是专车司机的主要群体,而他们恰是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家庭的中流砥柱,生存压力也更大。另一方面,他们接收新事物和操作手机APP的能力也较强,比较喜爱社交,对于网络叫车、利用私车进行兼职等抱有开放的心态。专车弥补了大城市高峰时期出租车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共享经济带来了颠覆式创新。          本报记者 胡晓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C04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数据画像:今天,谁是你的专车司机?
我们这样开专车
专车乘客有话说
专车或会遇上哪些法律纠纷?
“车站”甚至“打船”都来了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A04数据画像:今天,谁是你的专车司机? 2015-10-18 2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