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专车服务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滴滴快的、Uber和神州专车分别以82.3%、14.9%和10.7%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截至7月底,滴滴快的以110个城市位列专车服务覆盖城市数首名;易到用车与神州专车则分别覆盖88个和66个城市。另据官方发布的消息,滴滴快的新一轮融资已经完成,融资金额超过20亿美元,创造了互联网历史上单笔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而优步上周也已经落户上海自贸区,并宣布计划将在华投资63亿元。
然而,对各大互联网打车平台而言,已进入最后征求意见期的国家新政才是关键。上周六,争论已久的出租车行业改革方案终于露出“全貌”,当天交通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出租车的经营权、“份子钱”、定价以及网约“专车”等提出了改革方向而言,其中私家车不能开专车被明确写入。尽管上述《意见》和《办法》出台后各家企业都第一时间表态要积极配合和遵守,但业内预计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一大批专车司机的“退市潮”。
由于目前近90%的专车为私家车,且多数接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车平台,如果按照上述《办法》进行“模拟测算”,这部分专车司机平均每个人最高可能要被罚6万元。再加上按《办法》专车必须拿到运营资质就需跟出租车一样有8年报废期,这点也让大部分兼职专车司机或无法接受。正如跑了一年多的专车司机吕勇对记者说的:“我们专车司机的微信群里一直很关注新政,都很期待司机能‘万众创业’,希望由政府免费发牌照给有资质的司机,但如果对专车平台及司机的规管照搬传统出租车那一套,互联网专车将变味。”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