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这些年的成就,很重要一点,就是学校扎实稳步地推进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特别是引入的第三方评价,公正、客观、全面地为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把脉”,并不断地校正着学校前进之路。
积累经验推动教改
商会校校长乔刚教授说:“按照分类探索、稳步推进的思路,学校始终积极稳妥地开展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持续增强教学评价的诊断、引导、教育、激励等功能。”
会计专业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选择三门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试点。研究制订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方案,在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金融事务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选择四门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改革试点。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教学评价改革方案,拓展教学评价内容、强化过程性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指标、规定教学评价程序,并进行初步改革试验。观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共性和个性,为整体设计教学评价改革方案积累经验。
国际商务专业在制订本专业统一的教学评价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再选择考证类、知识类、技能类、实训类、双语类、实习类课程,分类制订教学评价改革方案,以便为整个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积累经验。
一二课堂实现贯通
秉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理念,学校决定构建大德育体系,实施第一二课堂贯通战略,积极构建心智体能教育等四大平台,积极开发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和微课资源,组建棋牌、篮球、体操等体育俱乐部,创建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建设创新创意工作室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心,构建起了可供学生网上网下自主选择和互动学习的第二课堂体系,并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将第二课堂纳入常规教学安排,计入学生应完成的总学分,从而将第一二课堂列入同一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实现了第一二课堂有效衔接和贯通。
无论是以专业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还是以学生社团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创新创意活动、志愿活动和各项活动化的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其教学评价结果按照规定的学分计入学生的成绩,和第一课堂课程一样获取相应的学分。并且第二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通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通过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培育和反映清荷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个性特长情况,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评价依据举足轻重
通过引入多重评价方式,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
■ 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各专业教学评价改革形成的评价信息、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评价信息、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评价中的专业教学评价信息、商贸类专业教学中学生通用能力培养试验形成的教学评价信息都将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相应课程的成绩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学生相应课程的成绩并折算成相应的学分,成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成果,成为衡量学生是否毕业的依据。
■ 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依据会计、金融事务、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教学评价改革试点形成的教学评价信息,以及麦可思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跟踪调查评价信息、第三方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信息等,都是强化专业建设,加速专业调整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 用人单位录用依据和其他依据各项改革试验形成的教学评价信息是用人单位录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督评价和其他社会单位评价和录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 发挥教学评价各项功能的重要依据。教学评价信息是发挥诊断、引导、教育、激励等评价功能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促进学生发挥特长、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