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哪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创新和颠覆。而这种颠覆正是创新巨头们最关心也最担心的。不仅仅是西门子公司,同样名列世界500强的“大象”英特尔、宝洁、陶氏化学纷纷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以便从“蚂蚁雄兵”中寻找颠覆性技术。西门子对外合作部经理周振声说出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在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颠覆性技术击垮前,得先发现它。”
西门子2005年在上海建立了高科技企业化中心,他们每天的工作是在上亿的网页中寻找全球专利数据库和科学文献,以“大海捞针”的方式找到对公司有利的重大技术突破和专家学者。这样的“眼睛”有三双,其他两双分别设在美国硅谷和德国慕尼黑。不久前,一家重庆医疗仪器企业的创新引起了西门子注意。因为这家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艺有可能让西门子医疗设备的价格下降三成。为了将这一创新纳入自己的技术“生态圈”,西门子对重庆这家小企业颇为“慷慨”,不仅为它提供客户,还为其牵线国外领先的影像技术,以改进仪器成像的分辨率。
凭借着夹缝中的颠覆性创新,中小企业甚至还能骑着“大象”出海。上海儒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手握伺服电机30余项专利的7人小公司,3年前被美国艾默生公司相中,后者在谈判桌上收购这家企业的计划没有成功,最终两者成立了中外合资公司。儒竞单枪匹马并没有打开海外市场的能力,但凭借艾默生的名气,其80%的产品顺利销往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市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格局不再是大企业声音洪亮,小企业唯唯诺诺。杨浦区科委主任王志俊告诉记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杨浦区已经基本成为既有大象起舞,又有蚂蚁雄兵;既发展“高大洋”(高端、大企业、外资企业),还发展“小青新”(小微企业、青年创业企业、“四新”企业);既支持海归创业,也鼓励草根创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区。以云计算、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等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展现了极强的创新活力和可喜的发展势头。“我们期望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和小微初创企业落户杨浦。这个时代的小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获得成功,不过前提仍是那两个字:颠覆。”王志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