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露拌饭
王太生
  文 / 王太生

  烧菜做饭,饭煮得香,菜炒得精,大概是考验厨艺的。就拿最平常的煮饭来说,米不一定比人家好,可是煮出来的饭却比人家好吃,这里面可有什么独门秘籍?

  清代的李渔,用花露拌饭。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得意地说,浇一角就够了,够客人吃就行,花露用蔷薇、香橼、桂花三种为上,不要用香气太浓的。太浓了,吃的人容易辨别出来,知道不是谷物本身所固有。花有千朵,万般风情,只因蔷薇、香橼、桂花的清气,与谷物香气相近,拿2元一斤的普通米,烹煮出5元一斤的精米效果,这老头够精的。

  花露,摘取花瓣入甑,酝酿而成的汁液。李渔所说的蔷薇,漫爬在大户人家的门头花墙上;香橼花,我在扬州的老宅子里见过,初夏开淡淡的小素瓣,细细密密;至于桂花,则是清朗之秋的精灵,一轮明晃晃的月亮之夜,嗅桂花香,最好是隔开点距离,由风传播过来,忽有忽无,香气浓郁。

  酿花露,这件劳神又费力的事情,现代人不怎么弄了。用花露拌饭,少有这样的闲情,想吃米粒晶莹,糯软的好饭,买泰国大米便是。我如果哪一天有雅兴,买上陈米二斤,淘洗干净,置一铁锅煮饭,再到花园里摘几撮桂花,或者用容易找到的清雅荷花,如果是在夏日摘石榴花,在冬天则选腊梅花,泡花露煮饭,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花露拌饭,取的是天地精华之气,花的清气融入水中,遇热,徐徐释放,再融入米中,即便是米很普通,相互借味,挥发尽致,也就煮出一锅好饭。

  再回到吃饭上。我幼时爱吃汤拌饭,汤不是清汤,而是菜肴的浓汤。比如,鳝丝炒洋葱,汤拌饭后,碗里有葱香和鳝丝鲜味;苏州青烧狮子头,汤入饭中,有菜根香和狮子头味;剁椒清蒸鱼,饭里有辣和鲜,别有洞天。一碗饭,也可以吃得风生水起。

  花露拌饭,是将味道渗入肌理。一个“拌”字,拌匀、拌细腻。乡人的大炉烧饼,在烧饼刚出炉时,热烘烘的,趁热,刷上一层菜子油,再放到炉子里去烤,菜子油入味,有一股浓郁醇香,不再是干巴巴的,烧饼也变得好吃。“刷”与“拌”,异曲同工。

  扬州的蛋炒饭,其实是蛋拌饭,我的家乡也有,只是扬州做得比较出名,饭里有蛋的清香,蛋清、蛋黄,都拌进去了,自然是丰富生动,那碗饭也变得好吃。

  花露拌饭,拌是奇思妙想,诸味融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霉干菜烧肉
核桃作馔滋养人
两道红薯糕点
药用和观赏菊花有别
花露拌饭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11花露拌饭 2015-10-29 2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