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认为,此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重启由韩国最早提出,中国积极接受,日本欣然接受。其间固然有美国在外部推动的因素,即希望日韩两个“小兄弟”通过经济平台缓和外交僵局,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三国自身的内在诉求。他表示,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后,中日韩作为亚洲三个主要经济体,经济合作势头却明显停滞。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韩国经济表现平平,日本经济不景气,“安倍经济学”也没有突出的成绩,因此三国都有深化经济合作的愿望,而日本的诉求更为强烈。
从日本角度来看,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肖河认为,中日和日韩间此前因领土和历史问题风波不断,安倍政权表现出一方面“积极要求对话”,另一方面又拒绝回应中韩两国要求的姿态。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在TPP谈判等问题上“稳住阵脚”之后,安倍政府显然也希望能够与中韩在经济一体化问题上取得成果,以进一步凸显其“现实灵活”的执政风格,增加对美外交筹码、提升国际影响力。因此,对于安倍而言,实现中日韩经济合作无疑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此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合作。胡令远指出,但从会后发表的联合宣言看,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只是原则性地表示加速推动三国自贸区建设。其间主要的障碍仍是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三国领导人虽然坐在了一起,但进行深度合作仍有困难和阻力,推进会议成果落实仍有不确定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实现政治互信,以诚相待,才能化解心结。尤其希望明年在日本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能带来积极成果。
本报记者 丁珏华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