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是祖国传统医学中主要组成部分,早在二千年前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已记载治疗肠痈的大黄牡丹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
经历了漫长岁月,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分科也越来越精细,中医外科分别成立了各种特色专科,刀口外科便是一幼小分枝。
在心脏搭桥术后、胆囊术后、阑尾切除术后、妇科剖腹产后以及各种手术后刀口不愈,中医刀口外科甘当绿叶,为创口久治不愈的患者“修洞补漏”。
张某,男,因右耳上方耳轮边缘处红肿、胀痛、渗脓,晨起枕巾上脓迹斑斑。在某大医院用抗菌素治疗二月,效果不显,乃采用激光治疗,依然脓水渗溢。无奈之下来我刀口外科治疗。经检查耳轮上方有一细瘘,按之吱吱渗脓。我科选用细如绣花针状药线,涂以常用的九一丹药末,插入瘘内。经治疗二十余天,脓腐尽脱,新皮生长而愈。
药线,古称纸捻,是中医外科传统的引流条,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某,5岁,女孩,因右拇指偶染甲沟炎,经浦东浦西两家大医院连续数月治疗,先后多次切开引流。久治不愈的女孩手指肿如香肠,伤口深处可见骨头,最后发展成骨髓炎。来我科治疗。听家长所述,该病孩一周所用抗菌素费用达五千多元,抗菌素带来的副作用已不思饮食。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停用一切抗菌素,纯用中药内服外敷。经治疗一月余,保全了拇指,使天真烂漫的女孩不致致残。
潘某,女,30岁,撞伤左乳,初期僵硬疼痛,继而发炎化脓。曾用青霉素、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并在当地医院切开排脓,并反复发炎形成窦道,为此住院二次,未愈,遂来上海某专科医院治疗,住院一月许,依然未效。乳头上下二条逆向平行的窦道分别长5厘米及8厘米,几乎贯穿乳房。后来我科采用药棉清创法,纱卷垫压法并配合中药调治(在使用抗菌素失效时、中药常能发挥特效)。治疗一月余,二窦道相继愈合,避免了割乳损形之苦。
从辨证法角度来看,任何治疗手段,治疗方法,有优点,也难免不足。有鉴于此,西医与中医,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应当具有广泛合作的基础。
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青海路44号)
门诊时间:星期一、三、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