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曾经为连战写过一个字,这个字笔画之复杂困难,十分罕见,但是一笔一画,圆满写成了,那就是 (biang)。这个字简化的写法有54画,最复杂的繁体写法有71画,要写成这个字,不容易。
这是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会见连战及随访台湾各界人士。在随后举行的晚宴上,习近平特意用关中小吃biang biang面招待陕西同乡连战,并且专门写了那个字,这是一个象声象形字,不容易写。就在那天的会见时,习近平指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
两岸的和平发展,依靠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犹如共同书写民族华章的一笔一画,再复杂困难,也要不断地留下一页又一页新的篇章。明天,2015年11月7日,将是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将掀开两岸关系崭新的一页。
正如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指出的那样,两岸领导人实现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空间。
两岸双方共同迈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两岸领导人会面得以实现,来自于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两岸66年来虽然历经风雨,但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阳光,终究战胜了阴霾。
还是在冲突与对峙的年代,金门就维系了两岸之间的纽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之后,一些沟通与联系渠道也在不断探索之中。以毛泽东的老朋友章士钊来说,他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早年在民国时期任过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以他的特殊身份,章老1955、1958、1960年三次赴香港,与相关方面联络,会商两岸关系问题。1973年,章士钊不顾92岁高龄,自请第四次赴港,欲与相关方面会谈两岸关系问题,因过于劳累功未竟而身先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坚冰,两岸同胞开始交流往来。1993年4月,在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2014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两岸交往中的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两岸同胞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三通、大陆游客自由行、ECFA经贸协议等等,都拉近了两岸的距离。
在两岸关系再度处于重要节点,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之际,两岸领导人此时举行会面,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
在我的记忆中,两岸关系发展的长河中,上海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时,新民晚报专门派了记者去采访。1998年和平饭店的汪辜会晤,上海是主场。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当时新民晚报有一个强大的采编部门上海新闻部,我是负责人,我们派了两位优秀的记者、也是我们部门的主任助理,全程采访,写出了记录历史的许多优秀新闻作品,现在他们都已在新闻管理岗位上担任重要工作。今天上午,本报特派记者再次奔赴新加坡,将全程报道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历史性时刻。
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文明,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民族传承的脉络。在传承的脉络中,有简单的一笔就能写出的文字,也有复杂如biang那样的字。但是再难写的字,为了民族的荣耀和文明的荣光,只要有勇气和信心,花时间和努力,会一笔一画写好,因为这是民族延续的灵魂。特别是在关键的节点上,书写好留载青史的那几笔,需要政治勇气和民族大义的担当。
明天,2015年11月7日,将是一个载入中华民族青史的日子。习近平、马英九会面,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篇章。会面的成果,十分期待。
有一位专家这样评价说:“历史的转折,有时看上去突然,其实,一直在积累、在准备。”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积努力成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