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瓶颈并存
“十三五”时期,上海处在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瓶颈。
■ 机遇 肖林介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上海参与全球竞争、提升城市能级带来重大契机。
■ 瓶颈 世界经济在再平衡中艰难复苏,贸易投资自由化标准不断提高,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红利弱化,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显现,给上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上海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产业升级存在较大压力,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需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城市发展动力也需转变,如何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
减少四个依赖
“上海‘十三五’时期仍将强调减少‘四个依赖’,减少对重化工业增长的依赖,减少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依赖,减少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肖林补充道。
严守四条底线
统筹考虑,确定上海“十三五”发展主线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肖林解释道,首先要充分体现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还要放在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谋划,把握全球发展趋势;最后要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发展主线还将严守四条底线。”肖林透露道。
■ 守住人口的底线。对人口总量进行控制;
■ 守住建设用地的底线。大力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
■ 守住环境能源的底线。关注能源安全,节能降耗,关注水和空气的治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 守住城市安全的底线。
推进两大战略
“‘十三五’期间,上海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两大战略’。”肖林特别强调道。
■ 第一大战略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以改革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倒逼政府改革,发挥市场应有的作用。肖林解释道,上海要建成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需对照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新变化。
■ 第二大战略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肖林强调道,这是上海今后发展的根本动力,有望转变上海的发展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十三五”规划非常关注改善环境、生态文明等,特别强调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利好。肖林表示,过去的规划比较关注城市规划、经济产业等,这次规划更关注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度。
提升核心竞争力
■ “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十三五”时期,上海要着力加强“四个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度结合,争取在“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十三五”时期,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必须顺应国际上最新趋势,实施前瞻性的战略举措。
■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把握和顺应这些趋势,“十三五”时期,上海应立足全局,跳出670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的局限,争取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性、功能性作用。
■ 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十三五”时期,上海将结合贯彻“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平台化、绿色化战略。
■ 构建网络化、多中心、扁平化的城市体系。“十三五”时期,上海应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在更大范围优化区域产业和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网络化、多中心、扁平化的城市体系。
■ 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是长远目标。“十三五”时期,上海应从全面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长远目标出发,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争取取得新突破。
■ 如何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上海要按照未来全球城市发展趋势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为规划的重要出发点。
■ 关于社会治理创新。“十三五”时期,上海应未雨绸缪,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把去年市委一号课题成果落到实处。
■ 打造安全城市。“十三五”时期,上海应将打造安全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强化城市安全防御体系,提升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