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说,2014年全市装配式建筑的落实量为300万平方米,而今年1-9月的情况已经追平去年全年。而2013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30多万平方米。
“今年,全市新增自动化流水线8条,预制构件年产能达到约900万平方米。”市住建委建筑节能和建筑材料监管处处长王宁介绍说。
根据《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接下来怎么办?王宁透露,本市将修订《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增加建筑工业化发展专篇,同时加强土地出让环节落实,完善监管信息平台。装配式建筑好处很明显,但建设成本也比普通建筑高,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奖励补贴、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尤为重要。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也将研究拓展,从传统的住宅、公用建筑逐步向工业建筑、市政建筑拓展,推动住宅全装修。还会进一步提高集约化发展。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维护标准。突破设计、施工“两张皮”瓶颈,进一步提升建筑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