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年一度的“工博会”盛会闭幕。这其实是一次很不错的普及科技的机会,领略一下当下最顶级的科学成就:机器人、网络通讯、超导、大飞机……不仅能让观众大开眼界,还能近距离接触当今最前沿的科技成就,让我们的脑子跟上时代步伐不致过于落伍。我不知道到场的众多参观者是否赞同我的看法,至少我自己,看到这些眼花缭乱的新玩意,总不由自主又仿佛回到梦想科学报国的少年时代。
不过,除了专业人士,普通市民恐怕少有愿意花几十块钱门票去看的。相信“工博会”的高门槛——还不只是经济上的门槛——必定阻碍了许许多多市民的脚步。尽管“工博会”的最后一天是专门对普通观众开放的,也就是说,即便你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也可以以纯粹“观光者”的身份来感受感受现场气氛,但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热情?我怀疑。
说到科学普及,往往第一反应,是针对青少年的。不错,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踏上社会之前,夯实他们科学的世界观,确实十分要紧。不过我始终觉得,科学普及,对成年人也一样既重要又必要。科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属,科学既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就应当属于所有的人。
似乎有那么一种成见,你从事行业A,你就不必知道专业B、C……的知识;你一旦进入职场,就定了终生,只需了解自己从事的那一小块领域;或者,如果你从事的不是创新、研究、开发之类的工作,就不必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要按部就班该干啥干啥。上面说的这些成见,是造成普通人对科学技术隔阂、冷漠、不关心甚至敬而远之的原因吧。
我希望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我希望“工博会”能办得一年比一年好。我更希望这个盛会能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提高观众的科学素养,激发人们对“创新”、“智造”及产业转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