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山河故人》后,才看到它耐人寻味的电影海报。三位男女主角身下的黑白线条,既像山崖又像水流,他们根本没有猜到,时间和命运的水流会将他们截然分开。这几乎是我看过最无梦的电影,上个世纪末山西小县城的生活志,几乎像田野调查的结果。穿红着绿的女主角涛儿,站在大街上唱“文峰塔上升紫气”。影片的中段最有味。人年轻的时候其实都活在兴头上,无非只是调皮或老实,贫或富的一点分别,老来的淡漠也相似,唯有中年各有各的繁管急弦。梁子患了重病,回到积满灰尘的故居。晋生即将离开上海移民澳大利亚。涛儿把儿子接回来参加老父的葬礼。生离死别猝不及防地迎面撞过来,这是中年的大概率事件。涛儿站在桥上,一边吸烟一边和儿子闲聊的片段暗流涌动。明明是最亲的人,可又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那个小小的人儿,日后终于尝到了“望家乡路远山高”的滋味,一如《红楼梦》里的唱词。
之前看过的另一部关于故人的影片是《聂隐娘》。聂家女儿被道姑送回家,见到阔别已久的父母和幼时心仪的表兄。她换上母亲为她缝制的彩衣,脸上一丝喜悦也无。习武既久,红妆花钿怎及凛冽缁衣?摄影机原来是她的眼睛,一路扫过花影烛光,人心的亮处和阴影。面对遗弃她的故人,有着大好复仇机会的她却悄然放弃了。与师傅打斗,是与故人诀别,也是对刺客身份的清洗。影片的结尾,聂隐娘随磨镜少年走了。这样干净地抽身离场,也只有传奇中的人物才能做得到吧。
金农的《闭户不读图》,画了屋舍中闲坐的人,屋后枝叶稀疏的老树,屋旁数竿瘦竹。画上自题的诗句里有“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二句。一旦用上“故人”这个词,多半就了解了做人的孤独,可念及故人,心里的萧萧寒意又被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