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传家菜中滋味长
段誉
  20年前,我到姨夫开在村口的小饭馆帮厨。天不亮就出去选购鲜鱼、生猪等食材,回来后完成宰杀、剥皮、剔骨、切片等一套流程,冻到手足冰冷,却也练就了厨师的基本功。年终岁尾,姨夫总会做上一道热气腾腾的红烧鱼头,虽然材料并不值钱,但菜里包含的千般滋味,永远烙印在我生命深处。

  后来,我南下学厨。有次大厨忙不过来,我烧出了让大厨赞不绝口的一份炒河粉。大厨说,其实食材并没有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厨师的用心与否。再简单的菜里,也包含着厨师对食物和味觉的理解,那是要见境界的。

  再后来,我来到北京,跟随鲁菜大师学习。我也从普通厨师做到厨师长,从社会餐饮酒楼做到五星级酒店的总厨。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前辈厨师们对待食材和烹饪的态度:每一种新鲜食材都是自然的馈赠,而厨师也在烹饪中修炼着自己的人生火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央视“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栏目。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勾起了我回忆中姨夫的那道“红烧鱼头”。我带着自己的“段式绝味鱼头”参加了这个节目。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人心粗了,吃得再精也没什么意思。现代人的工作节奏都很快,很少有人有闲暇精细地品尝一道菜。但也应该慢下来,在那些构成我们回忆的传家菜中,品尝一下乡愁的味道,回忆一下最初的梦想。

  (段誉 作者为厨师,现居北京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8版:广告
P2P骗局,见者请绕行
“老炮儿”忆旧
传家菜中滋味长
尊重
作文的权利
激辩计生政策调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传家菜中滋味长 2015-12-28 2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