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名将打赌赢得美军“空中堡垒”
赵保华
■ 充当蒙哥马利专机的美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1942年10月末,为了突破北非德军的防线,英国陆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发起代号“捷步”的作战行动。英军第7装甲师的坦克和步兵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穿过雷场,向躲在战壕中的德国非洲军团发起猛攻。战至11月2日,自觉无法支撑的德军不得不全线东撤,与从突尼斯的斯法斯克、马勒斯赶来支援的后备部队汇合,固守“马勒斯防线”,战局再次陷入胶着。

  德军统帅隆美尔希望胶着的局面能够长期持续,以便获得重整部队的时间。可是,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却急得“火烧眉毛”,他认为如果英军不能迅速瓦解德军的抵抗,计划在德军后方阿尔及利亚实施登陆(即日后著名的“火炬行动”)的美国军队将面临巨大危险。

  为了催促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快速推进,艾森豪威尔于1943年初派他的参谋长史密斯少将前往北非英军总部“督战”。

  在史密斯与蒙哥马利的一次交谈中,蒙哥马利突然提出想要一架美国制造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作为自己的专机。史密斯少将露出狐狸般的微笑:“要轰炸机当专机没问题,只要贵军能在4月15日之前拿下斯法克斯城,突破德国人的‘马勒斯防线’,艾森豪威尔司令有求必应。”史密斯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蒙哥马利应该不会当真,但他想错了,打赌是蒙哥马利的爱好。既然史密斯敢拿B-17轰炸机来下注,蒙哥马利当然不会放过,“B-17之赌”就这么定了下来。

  其实,蒙哥马利“好赌”并非为了发财,他和朋友们打赌通常都带有“凑乐子”的味道,赌注都很小。不过每次蒙哥马利都很认真,甚至准备了专门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所有他参与过的赌局,包括打赌日期、赌注以及“赌友”的签字画押。

  令史密斯瞠目的是,没过几天,英军突然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战斗力,于4月10日攻占了斯法克斯城,比赌约的最后期限提前了5天。随后,蒙哥马利就催促美国人赶紧兑现赌注。要知道,当时的B-17是美军在北非战场上急需的轰炸机,史密斯乃至顶头上司艾森豪威尔当然不愿意白送,但却拗不过蒙哥马利,最终不得不拿出一架飞机。

  要说事情到此应该结束了,但事实上却是余波未息。蒙哥马利觉得美国人兑现赌注拖拖拉拉,缺乏信誉。艾森豪威尔则抱怨蒙哥马利没有“大局观”,如此紧俏的B-17轰炸机连一线部队都不够用,“你怎么好意思拿来当专机显摆呢?”后来,艾森豪威尔向蒙哥马利的英国上司、英军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打了“小报告”,老元帅立即打电话训斥了蒙哥马利,但蒙哥马利拒不认错,不肯把飞机还给美国盟友。

  不久后,蒙哥马利参与指挥英美盟军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他刻意搭乘赢来的B-17轰炸机奔赴前线督战。可万万没想到,预定到达的巴勒莫机场跑道又短又窄,结果“空中堡垒”在降落时来了个“马失前蹄”,起落架和机身严重受损,若不是飞行员技术娴熟,很可能落个“机毁人亡”的结果。望着摔坏的“空中堡垒”,蒙哥马利既后怕又可惜,却没有理由再向美国人要一架新的飞机充当专机了,只好悻悻地坐上吉普车,去找美国盟友商量作战去了。

  赵保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家装之窗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评论/随笔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连载
   第B08版:家装之窗
英国名将打赌赢得美军“空中堡垒”
三国精兵混战尼科西亚国际机场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英国名将打赌赢得美军“空中堡垒” 2016-01-01 2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