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越剧团与戚毕
戚雅仙、毕春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合作越剧团开始搭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静安越剧团,经历了数十年的艺术合作生涯,创作演出了《白蛇传》《血手印》《玉堂春》《龙凤花烛》等一系列深受越剧观众喜爱的剧目。戚派朴实流畅、深沉含蓄,毕派明朗豪放、流畅自如,两位流派创始人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也都深入人心。不过随着静安越剧团的“销声匿迹”,戚毕流派的演出也越来越少。2014年,在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静安区等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中生代戚派传人代表金静、傅幸文成立了“静安区合作越剧艺术传承中心”,拍摄了越剧电影《白蛇传》,还受上海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携《白蛇传》舞台版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
办戚毕流派传承班
在周末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宇表示,利用学院的资源可以开办戚毕流派传承班。上海越剧院前院长尤伯鑫则认为,现在没有主打戚毕流派的剧团,学生毕业后缺少发展的平台。对此荣广润认为可以学习沪剧民营剧团的做法,“一个流派的发展,一定要跟它的作品、跟它的演出联系在一起。”荣广润表示,现在一些民营沪剧团活得相当不错,机制灵活,同时政府鼓励剧团到社区演出,演出多了、正常了,班底也能慢慢完善,资金资助也会有稳定的来源,剧团也就会走上正轨,“中国的民营艺术团体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