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辛与葵园
边 纪
  边 纪

  3月的阳光在浦东书院镇葵园农庄的绿地上洒下来,特别明媚。绿叶葱翠,空气醉人。双休日,前来农庄散心游玩的人比平日更多。书院镇,一个雅致而古朴的名字,其前世今生吸引人去作一番考据。听说早在一百多年前,书院先人尊师重教,开建了“五间两厢房”,为筹措教育经费而囤积粮食,以物换税,以解决教育事业的经费,一时传为美谈。占地面积350亩的葵园,由“葵”及其“园”组成。葵花开时,风景独好;小村落一般的庄园既富江南情韵,疏密有致中又透出一份时尚的精致感。随着“叶辛文学馆”的开馆,人们在这里又惊喜地发现了来自文学的魅力与作家的吸引。

  黑瓦白墙、拱型的圆洞门外,《蹉跎岁月》与《孽债》的漂亮封面巨型状作着进口处的装饰。漏窗、竹林、绿草间杂的砖地、高高的水坛,自然相谐。宽大的石门与上面精致的砖雕显示着设计者的精心。高耸的木梁、古意的屋顶,房子的主要材料果然是从安徽的徽派古建筑中移植而来。在四周布满传主的资料外,屋中两个书架和一张八仙桌的设置,透示某种适宜的空间感。“风雨如磐见真情,岁月蹉跎志犹存”。桌子上端的对联,分明是此间文学馆的灵魂所在。

  成功地写出知青作品,四十年笔耕不辍的叶辛,近年来将笔端浸润于平常人的生活,大时代、小人物,他有意将感情投之于小人物,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印痕,最能在他们身上体现。《问世间情》描写城市边缘农民工的生活,新长篇显示着他对上海市郊环境的熟悉与理解,对农民工的探索与关怀。在长篇小说普遍不景气的当下,此作连印数次发行好几万册。叶辛是个有人气与人缘的作家,无数的知青以之为骄傲;身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普通的、基层的文学活动邀请他,他从来都恳切应答。并非是浦东人的叶辛,其文学馆在浦东建立,既显示着某种因缘际会,又似有一脉相通精髓:乡情的中国。

  旧照片、旧版本、出发的地点,青春的容颜、成长的步履、辉煌的奖台……创作的沧桑中,自有美丽的童话与震撼的强音。叶辛的文学故事也是一个在中国大地上的励志故事。他说得好:叶辛文学馆并不是我个人的文学展示,它应该是反映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在“乡愁”文化的熏陶下,社会进步的一种文化展示。

  葵园,一楼的农家厨房,大土灶烧出来的菜,醇厚喷香。天气暖和的时候,可以在室外的用餐区用餐。“叶辛文学菜谱”有一道道特别的菜,大都带有贵州山区的辣味。细心的人可以打探到菜肴与小说或者与作家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家装专版
棋童随想录
叶辛与葵园
丹青缘
图片新闻
与雪乡亲密接触
五味杂陈的疼痛
探班二遇归亚蕾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叶辛与葵园 2016-03-27 2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