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每年愚人节,确实是谣言爆发的高峰期,一些过分无度的愚人玩笑,不管始作俑者有心无心,最后都达到了涉嫌造谣传谣危害社会的程度,如‘机场出现可疑行李箱,武警出动严阵以待排爆’、‘XX市发生特大事故!旅游大巴无人生还!’等等,这些‘愚人玩笑’显然不合适,至于更多生活类的谣言更不胜枚举。打着愚人节的旗号造谣传谣,不被打击不可能嘛。”
——网友@管窥君
“据我所知,中国古代没有类似愚人节的节日。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我们一般对节日持有较为郑重的态度,所以节日一般都与祭奠、农耕等有关,而与纯粹的娱乐无关。在国内,愚人节也还是比较‘小众’,更未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文化学者胡野秋
“愚人节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但中国民众对它的接受速度之快、愚人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之广,相当出人意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愚人节本身能带给人们欢乐之外,恐怕和愚人节具有补偿中国传统节日的缺憾、迎合当代人追求平等自由之心态等功能有关。”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毕旭玲
“愚人节里报假警,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清明节还是在家过的好,别闹!”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
“推崇愚人节的人说中国人缺少幽默,需要用这个节日娱乐大众。然而,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愚人节的娱乐方式大多通过谎言欺骗对方,虽然并无恶意,却也没有多少幽默的成分,充其量只能算作恶搞。倘若个别‘不使闹’的人因为愚人游戏动怒,造成对朋友间感情的伤害,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专栏作者傅志伟
本栏编辑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