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互联网+众筹”公益平台为“白领”“白发”搭“鹊桥”
~~~“互联网+众筹”公益平台为“白领”“白发”搭“鹊桥”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安“幸福白老汇”今日开“唱”
“互联网+众筹”公益平台为“白领”“白发”搭“鹊桥”
宋宁华
■ 在“幸福白老汇”中,老年志愿者教社区白领学书法,白领教老年人用手机 首席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今天,本市首个服务“两白(白领、白发)”人群的“互联网+众筹”公益平台——“幸福白老汇”APP项目在静安区启动。这是闸北、静安“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区后,“加强基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又一创新之举。

  记者了解到,和一般公益项目单向提供帮助不同,该项目由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创建、静安区委组织部指导推动,首次采用互联网众筹方式,“白领”“白发”都可自愿报名成为志愿者,通过“幸福白老汇”的平台,让公益服务的供需快速对接。

  实名注册方便安全

  这个新生事物是啥样?记者马上体验了一番。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便可下载“幸福白老汇”的APP。进入页面,用户首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我是白领”或者“我是老人”。

  无论是“白领”或是“白发”,都可以申请成为公益平台的“干将”。“我是‘白领’,我愿意帮助。”“我是‘白发’,我希望得到帮助,也愿意提供服务。”为了保证受助者和提供服务者的安全,平台采用实名制,所有到平台上发布需求或提供帮助的人都必须经过实名注册,并经过后台工作人员审核,才能正式成为用户,有资格“发单”或“接单”。

  注册成功后,主页上会显示“我来帮助”、“我要求助”、“扫描签到”等栏目,为了方便不会操作手机页面的老人或有紧急需求的人,在主页右上方,还设立了“一键求助”的标识,只要轻松点击,便能直接拨通服务电话,由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需求。

  幸亏有你帮了大忙

  记者了解到,尽管才试运行近一个月,通过平台对接成功的公益服务已经不少。居住在武宁坊的黄老伯,今年60多岁,由于大腿股骨坏死,春节前刚刚动了一个大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由于女儿在国外工作不在身边,头发长了需要理发、出院一个月后需要到医院复诊等,都成了大问题。

  因为伤势没好,为了让大腿不受压迫,他需要一辆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但到哪里去找呢?没法出门理发也成了麻烦事。居委会干部得知后,给他推荐了“幸福白老汇”,他通过APP联系后没多久,就有2位青年主动上门服务。一位是理发店的青年人,主动上门免费为他理发;另一位开着自家的车送他到医院,复诊完后还送他回家。黄老伯很开心:“这段时间以来,就这两天精神满满。多亏这个公益服务平台,以后有什么困难也会找它帮忙!”

  不但是“白发”需要“白领”的雪中送炭,“白领”同样也会向“白发”们发出“求助帖”。

  82岁的袁昇昌是居住在静安寺街道的退休居民,写了一手好毛笔字。年轻的时候就酷爱书法,是单位的职工书法协会会员,退休后经常在社区内教授居民书法。

  今年3月,当他得知“幸福白老汇”APP试运行上线,马上申请注册成为志愿者。工作在静安区的白领陆小姐在手机上发布了一条想学习书法的“求助帖”,袁昇昌看到后立即“接单”,并和陆小姐约定了学习时间。

  近日,陆小姐带着她的几位同事上了第一堂“书法课”,陆小姐说,非常感谢这个公益平台,让她结识了这位“忘年交”。

  搭建“鹊桥”相互照料

  随着国际化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发展,静安区的一大特点就是“两白”——白领、白发成为两大主要群体。其中,静安区的“白领”近30万人,“白发”人数也达到近30万人。由于中心城区区域面积小、公共服务设施、产品服务严重不足,与日益扩大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亟需通过社会化方式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同时,白领们在工作之余,也希望有更多机会从事公益活动,更好地服务社区,寻找在社会中的坐标。

  “能否为这两大人群的公益需求搭起‘鹊桥’?”为此,第三方区域化党建平台——“幸福白老汇”应运而生。从今年起,在静安区委组织的指导推动下,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着手创建“幸福白老汇”APP项目。

  公共服务有力补充

  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郑丽君告诉记者,“幸福白老汇”的项目名称中,“白”指白领;“老”指老人,“汇”寓意白领、老人一起“做幸福公益、享幸福生活,汇聚幸福暖流”,可以有效填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个性化不足、成本过高等难题,力争打造成为“老人的幸福家园,白领的人生课堂”。

  静安区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静安区通过研发“幸福白老汇”APP项目,采用“互联网+公益众筹”的方式,设立了“我要求助”、“我来帮助”等内容,推动“白领”和“白发”主动“发单”(发出需求)和“接单”(网络服务接单),实现了即时点对点服务。希望借此满足社区老人、居民等“急、难、愁”个性化的需求,是推动静安国际化城区自治共治、加强基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有益尝试。

  力所能及授人以渔

  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试运行、线下运行,“幸福白老汇”已为3000多名老人、社区居民等提供各种民生服务。在服务项目上,志愿者们主动到社区调研,贴近居民需求,从力所能及的民生服务做起,已为1200余名社区老人上门培训智能手机的使用;为100余名需要陪医、陪聊、上门理发的老人提供服务。

  同时,社区中有一技之长的老人,也将他们的一技之长通过“幸福白老汇”传授给白领,如包粽子、织毛衣、画画、书法等。截至目前,共有50余位社区老人为300余名白领教授各种技能,受到了白领们的欢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记忆/夜光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目击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财经新闻
静安“幸福白老汇”今日开“唱”
随手做公益 幸福你我他
新民晚报焦点A04静安“幸福白老汇”今日开“唱” 2016-04-01 2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