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主人低龄化 摆脱依赖细思量
陆梓华 马丹
  河北沧州12名高中生带手机进校园被劝退,此举是否矫枉过正?虽然现在这些学生在教育局介入下已被允许回校,但手机能否带进校园?昨日,本报“民生速递”版面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也引来读者的关注。

  不少读者表示,尽管对于手机是否能进校园,学校观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唯一相同的是,越来越多的成人和青少年正在被手机“绑架”。除了通信功能,手机更多地扮演着娱乐和社交终端的角色,成人尚无法抵抗其吸引力,更何况是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手机的主人正在呈现低龄化趋势。开微信、聊QQ、打游戏甚至发红包,不少小学生已经能熟练玩转手机的各项功能。小学五年级家长钱女士告诉记者,女儿自从开通了微信账号后,班级同学之间互加的群大概有10余个,她自己当群主的就有两个,“00后”们的聊天方式也着实令钱女士惊讶——谁作业遇到难题,有同学会拍照共享,对方则会发一个1元的红包以示感谢。钱女士说,由于有孩子沉迷聊天,捧着手机误了双休日作业,女儿班主任不得已下了“退群令”,要求所有学生解散所有微信群。

  “孩子对未知的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这是可以理解的,如何正确利用好奇心获取有益的信息,这是需要引导和告诉他的事。”延安中学校长郭雄的观点,代表了不少老师的心声。有老师建议,家长在第一天给孩子配备手机的时候,应该和孩子一起设计手机使用准则,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进行一番约定。而这,则应建立在对孩子自控能力的了解基础之上。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记忆/夜光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目击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财经新闻
手机主人低龄化 摆脱依赖细思量
网约车司机有犯罪前科,你怎么看?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09手机主人低龄化 摆脱依赖细思量 2016-04-01 2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