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人才培养 推原创作品
上海歌舞团举办《这些年我们跳的舞》晚会
张艺
  如水的银光下,5位身着蓝裙的傣族姑娘翩然起舞,音乐流淌,粉伞轻挥,美轮美奂的场景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昨晚,上海歌舞团原创歌舞晚会《这些年我们跳的舞》在大剧院举行(见上图),演出的都是该团近年来推出的原创作品,用团长陈飞华的话来说,“作品是走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则可称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唯有多重并举夯实底座,才能缔造事业的金字塔顶端。”

  鼓励原创

  吴欢是歌舞团优秀年轻编导之一,昨晚的晚会上,他有3部作品入选。他告诉记者,如今的上海歌舞团给年轻编导和演员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原创平台,例如2年一届的“在路上”原创作品展演,评选一二三等奖,并对优秀作品有一定金额的奖励;每年的考核都和收入挂钩,也促进了一些原创作品的产生;院团领导会鼓励编导、演员参加各种赛事,例如上海新人新作比赛等,“所以这台晚会是我们3年内积累起来的,从近百部在自主平台上脱颖而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12个精品,其中超过一半是歌舞团青年编导创作的。”

  打造精品

  罗丽也是歌舞团里颇具代表性的编导,荣获诸多奖项,她和吴欢都是从演员开始积累经验,逐渐向编导转变。从一开始每年四五个小节目,到如今每年一两部作品,罗丽的创作数量逐年变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把自己沉淀下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一个作品上,全身心地投入”。

  “记得有一年,我们去呼和浩特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展演。”吴欢回忆说,当时他编创的《傣家的女儿傣家雨》拿了金奖。舞蹈里有个场景,需要5名舞者同时转圈,“就那一次,她们转的伞页角度是一模一样的,以后也没有过。”吴欢说,作为一名编导,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舞台上被舞者完美地呈现,内心特别感动,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这个场面让我记忆犹新。”

  搭建梯队

  昨日现场,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表示,在“艺衔”制实施以来,歌舞团已然培养了朱洁静、王佳俊、方光、侯腾飞、黄爱萍等首席演员,成为在全国舞蹈业界颇具影响力的青年舞蹈家;与此同时,歌舞团举办的各种原创作品展演和比赛,为其发现和培养具有创作潜力的人才奠定基础;定期举办的原创歌舞晚会、舞者展示专场等,为一线人才成长创建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体系。

  据悉,歌舞团将于今年进一步完善舞蹈演员“艺衔”制度,从专业能力、艺德素养等方面,更加科学、系统地培养德艺兼备的优秀青年舞者和编导,进一步扩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覆盖面,搭建好上海歌舞团人才梯队。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临川四梦”一朝实现
抓人才培养 推原创作品
催泪大戏《回民干娘》将上演
“CCTV慈善之夜”在京启动
《好歌曲》巅峰对决《妈妈咪呀》今决赛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2抓人才培养 推原创作品 2016-04-08 2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