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外援 追求自主
进入21世纪后,韩国希望在军工制造领域实现自主化。2006年初,韩国决定自行研制新型通用直升机(KUH)。经过竞标,韩国航宇工业公司(KAI)联手欧洲直升机公司赢得了这项合同。按照分工,KAI作为主承包商,负责总体设计、试飞和生产;欧洲直升机公司则派出专家,向韩国工程师传授设计经验和方法,并提供现场指导。此外,欧洲直升机公司还要向KAI转让多项技术,涉及动力传动系统、主减速器、尾梁、尾减速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桨毂。2009年8月,KUH基本型的首架原型机在工厂下线。次年3月,KUH原型机成功首飞。
2011年,韩国陆军与KAI签署采购245架KUH基本型直升机(代号“完美雄鹰”)的合同,价值43亿美元。按照约定,这批“完美雄鹰”应从2012年6月开始交付,但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KAI和欧洲直升机公司在技术转让方面发生矛盾,“完美雄鹰”的批量生产被迫推迟。直到2013年5月22日,韩国才宣布首批10架“完美雄鹰”部署到陆军航空学校。2015年6月,“完美雄鹰”开始进入韩国陆军第二作战司令部服役。而从今年开始,KAI计划将“完美雄鹰”的月产量提高到3架。
除了韩国陆军,韩国警察厅也先后采购了4架“完美雄鹰”的衍生型——“黄头海雕”(KUH-1P),其中3架已经交付,最后1架明年交付。韩国海军也对KUH很感兴趣,有望采购一批舰载型(KUH-ASW),部署到水面舰艇上,用于执行反潜任务和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的任务。
具体设计 被指高仿
“完美雄鹰”全长19米(旋翼尖端至尾浆末端),机身长15.09米,宽2米,高4.5米,旋翼直径15.8米,空重497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709千克,巡航速度259千米/小时,悬停升限3048米,航程超过500千米。有军工专家指出,虽然韩国声称“完美雄鹰”是自行设计,但具体方案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332“超级美洲豹”极为相似。两者相比,“完美雄鹰”只是修改了机身外形,使其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以便降低飞行阻力;发动机两侧排气口加装了导流罩;尾梁后下方取消了鳍板;起落架改为不可收放式,并取消了内置的起落架舱。
据报道,“完美雄鹰”的机身部件中复合材料用量超过机身重量的一半。其机身主体由铝锂合金框架和蒙皮组成,锥形机头、驾驶舱上部整流罩、舱门和尾梁后段上部及多数尾部构件使用凯夫拉材料,驾驶舱外部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和凯夫拉混合材料,安置燃油箱的地板结构采用铝蜂窝夹层材料,机身夹板和尾梁前段采用铝锂合金材料,尾梁后段下部和垂尾中心板采用碳纤维材料。
“完美雄鹰”所采用的涡轴发动机型号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与韩国三星-特克温联合研制的T700-ST-701K,单台最大输出功率为1647马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所谓的联合研制实际上是美国提供技术和设计经验,韩国进行仿制。其实,T700-ST-701K与美国“黑鹰”直升机采用的T700-GE-701C发动机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增加了数字式控制系统,可以降低油耗,并提高可靠性,但最大输出功率却下降了153马力。
航电全面 武备灵活
“完美雄鹰”采用9块液晶显示器(4块大尺寸、3块中尺寸、2块小尺寸)取代了传统的驾驶舱仪表,可以显示各类数据、图像和视频信息,有助于减轻飞行员的操作负担,并使驾驶舱变得更加整洁。
机载航电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四通道自动飞控系统、高频和特高频电台、内部通话系统、敌我识别系统、自动测向仪、雷达高度表、航向传感器、气象雷达、三轴陀螺稳定系统及机头前下方加装的前视红外吊舱等。此外,飞行员还配备有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生产的头盔综合显示器。由于飞控系统完全数字化,“完美雄鹰”的操控灵敏度和悬停精确性、稳定性都表现不俗。
“完美雄鹰”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加装武器。例如现在韩国陆军就经常在机身两侧中部的舱门口分别加装1个旋转枪架,并在枪架上安装1挺7.62毫米口径的XK13通用机枪。为了获得持续火力输出,机枪配有大容量弹箱和弹壳收集袋。如果需要继续加强火力,可在机身两侧外部分别加装武器挂架,每侧挂架可挂载3枚反坦克导弹或2具火箭发射巢。机载防御系统包括雷达告警传感器、激光告警传感器、导弹逼近告警传感器、红外干扰机、干扰弹投放系统等。
驾驶舱内装有抗坠毁座椅,可以根据飞行员的体型情况进行调节。机身前部两侧舱门向前开启,机身中部两侧各有一扇推拉式舱门,可供载员快速出入或者快速装卸小件货物。载员方案主要有两种:其一是2名飞行员加2名舱门机枪手和9名武装士兵,其二是2名飞行员加16名武装士兵。 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