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赌博
马某今年刚刚35岁,是青浦区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窗口负责收费工作。自2014年开始,他开始迷上了“网上赌博”。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赌博押注20元起,但是后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从刚开始的几十元赌到后来的几百、几千元,输赢也开始变大,有一天他一下子输了6万元。
随着赌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马对工作也有些心不在焉,但是他考虑到工作是安身之根本,不能丢掉这个饭碗,每天虽然还是按时上班,但差错经常发生。
走上歧路
自2015年3月开始,马某输的越来越多。马动起信用卡的主意,从4张信用卡中套现,利用还款时间差,拆东墙补西墙。
2015年2月25日,是马信用卡还款的最后一天。经过再一次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先挪用一下药费,用于填补资金漏洞。他将一张3000多元的药费单抽了出来,夹在本子里,锁入抽屉。当天他用收取的挂号费、医药费中的3000元为自己归还了信用卡。有了第一次,之后似乎顺理成章。一到手中缺钱时,他就悄悄地将钞票塞到腰包。
按照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流程,每天收费窗口都会结算,以医保卡形式支付的,电脑会自动生成结账单;完全自费的项目,每天中西药房都会向收费人员收取上述单据核账,核账之后会返还给各收费员。收费员每隔3到5天将汇总的单据所对应的金额解款到单位在银行所开立的账户。单位财务人员每月和马某对账一次,他将除了抽取的单据全部汇总交给财务,这样财务在核对银行解款的金额时就不会发现和单据不一致的情况。
正是存在着药房、收费员、财务员没有“三对照”的漏洞,马大胆地套出了药费。
露出马脚
过了几个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发现药房卖出药品多,而自己收到药费少,两者的账无法对应。经过审计马某东窗事发。
据侦查,2015年2月至6月,犯罪嫌疑人马某在担任青浦区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费员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隐匿单据和少解款到银行的方式挪用日常挂号费、药品费等收入6万余元用于支付赌博欠款。2015年11月10日,马某投案自首。
检察机关认为,马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上述的职务便利,通过隐匿单据和少解款到银行的方式,将单位的公款进行截留,用于归还信用卡欠款。需要指出的是,马利用其银行信用卡套取现金用于赌博资金,为了归还上述信用卡的欠款,挪用公款归还欠款,故应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检察官发现,公职人员因赌博欠债而发生职务犯罪的案件不在少数。赌博是个无底洞,赌博之人更容易丧失理智,建议用人单位要熟悉职工的兴趣爱好、个人品行,必要时调动岗位,及时建立“防火墙”,防止职务犯罪发生。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青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