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购物,只喜欢看风景,流水曲觴,写生,拍照的我们,都是老朋友,经常聚拢。隔年设计适合我们的旅游路线,来年执行,共同为自己的爱好放飞一下。
这次也不例外,一行20人,4月13日从香港、上海、东京三个地方聚集于日本九州福冈。从东京过来的是我们团队主心骨陈凯、李丹夫妇带上外孙女,莉佳,9岁不到,就读日本小学三年级,我们都不会日语,主要靠莉佳作翻译。
莉佳,不光会说日语,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还会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她的话语里还带着稚嫩,比如称外婆外公,“外”的音发不准,就“拿婆拿公”地叫。她,健康、阳光、小麦色的皮肤,始终洋溢着笑容,扎着蝴蝶结两根齐肩的小辫,有力的二条小腿,身背一个粉色小书包。她告诉我们:她向老师请假:“我有工作要做”。老师听到莉佳要去完成课外活动非常支持,并要求她回去写心得分享给同学们。
我们的司机宫崎丰,50开外。40岁前做厨师,特喜欢开车,就转行开旅游大巴,不会讲中文,英文也基本不会。所以,他和我们交流的桥梁是莉佳。在后来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一老一小在我们旅行团里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回到上海,想到他们,我还一个劲地流泪不止。
为了提高莉佳的积极性和培养责任感,大家说好给予物质奖励,她说:“做得勿好,少拨我点好来”。就这样一路笑声,我们出发了。
车上,我们请莉佳向我们普及学校教育的地震知识。她,认真地告知:在我们的座椅下方有一个专用地震包,遭遇地震时迅速打开,有个小枕拿来包住头,然后听从指挥。最后她还加了一句:“勿要吓呀。”莉佳外公补充说,地震发生时,肯定会停电,你们要找到手电筒,拿上放有护照的包。想不到最后真的全用上了。
熊本南阿苏村,就在这天夜晚,人们进入梦乡,突然,(有人说声音持续5分钟、8分钟、甚至更长,总之不少于3分钟),关键是这霹雳巴拉,哐哐哐,哐哐……来之地狱的响声,直至你的魂魄。我们明白地震发生了。
当我们都集中在停车场上,脚下还在时不时地摇晃,远处轰隆隆地传来山体滑坡的巨响声。不怕,是说谎。但是我们看见小莉佳紧握着外婆的手,安静地依偎在外婆身边,和我们围拢时没有害怕的样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
宫崎丰出现了,他帮着酒店工作人员,安顿我们在小车里,慢慢知道,7.3级地震,震中就在我们住的山脚下。无数次的余震,等待天亮,等待救援。这期间有10多个小时之多。
天渐渐亮起,各方面的人员都在找我们,有中青旅行社,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外交部,还有莉佳的妈妈,他们和我们沟通没有问题。但是,当决定怎么营救方案时,日本地震救援队必须了解我们的情况,有伤亡吗,有年纪大到什么程度,有小孩小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还可以奔跑……我们便说不清,酒店人员也无法说清。那只有向我们的司机宫崎丰了解,然后又要传达一些营救要求。只见这一老一小,司机不时弯下腰,和莉佳交流,莉佳立马向她外婆报告。
这天宫崎丰穿了件白T恤,小莉佳穿了一身红衣服,你要知道这一白一红,在平复我们受惊的心灵上有多大的安慰。白点过来了,拉住小红点,红点移向她的外婆,我们立马聚拢听外界传来营救的消息。小莉佳对大家说:“驾驶员讲的,直升机会来咯,大家勿要急”。还举起小手和司机一起做着飞机下降的手势。
就这样,当天下午的2:30,直升飞机开始营救,小莉佳第一个被起吊,我们真害怕呀,小不点承受得了吗?过后,我们问莉佳,当时你害怕吗?她说:“我拌跤有点怕,后来营救人员对我说,‘不要怕,哥哥抱你上去’。我就不怕了,蛮好白相呃”。
4点钟我们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南阿苏村白水体育馆,宫崎丰开着大巴出现了。他想把我们连夜送出去的,但是路全都封住了,而且硬闯的话,会发生次生灾难,所以他和领队商量后,决定回白水体育馆过一夜,第二天一早再走。我们也考虑到,宫崎彻夜未眠,又奔波着配合营救我们,所以一致同意,留在避难所。
这一天晚上,狂风暴雨加不断的余震,宫崎在车上还不时为车上休息人员上卫生间开门,关门,还要注意发动机不能长时间开着会有一氧化碳过多,造成人员缺氧窒息;他还要和车队联系,制定第二天安全路线,其实他还是没有怎么休息。宫崎很清楚,此地不能久留,所以天一亮,我们在救济站用好早餐,争取快一点离开这危险的地方。
我们又听到了小莉佳稚嫩的上海话:“上高速公路了噢,保险带戴好!”
莉佳,你会慢慢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装不下太多的过去,但是和你一起度过这特殊的七天七夜的姐姐,伯伯,外公外婆,将会留下你可爱,动人的模样。永远,永远。宫崎丰,我们会一直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