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启钤:现代北京城的真正奠基人(上)
孟屯
■ 朱启钤(1872-1964年),字桂辛,号蠖公
■ 1914年,朱启钤(左十一)任民国政府内务总长,筹办中央公园时与部分出资建园的董事会成员合影
  ◆ 孟屯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言阅读理解题有一道是《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该题选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林天宏的文章,文章中,作者问一个记者:“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记者回答,“梁思成”。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但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民国初年,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改造,各项工程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进行的。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朱启钤被淡忘了。

  少有人知晓的是,在梁思成、林徽因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的过程中,朱启钤起了重要作用。梁尊称朱启钤为恩师。

  如果再问中山公园的创建人是谁?天安门广场是谁开辟的?东西长安街、南长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是谁开通的?恐怕很多人也说不上来。

  由于朱启钤是历任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朝的官僚要员,拥有广泛而又复杂的中外社会关系,而且曾经为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做过一些事,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学术界将朱启钤视为反动政客,忽视了他在中国近代学术文化事业上的贡献。同济大学崔勇教授研究发现,新千年以前,除10多篇后人回忆外,再无与朱启钤相关的资料。这说明,20世纪下半叶,朱启钤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

  中山公园的创建者

  民国初年,朱启钤担任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公所督办。其间,他主持了对北京核心地区的改造。尤其为人们称道的是开辟了北京第一个公园——中山公园。

  自古以来,中国只有皇家花园、私家花园,没有供民众游览的“公园”。当时普通市民的游玩场所,只有城北什刹海和城南陶然亭等几处。而这几个去处,或离市区太远,或缺乏游览设施,“全都不够一个公园资格”。

  朱启钤从下层走上来,又考察过日俄欧美,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他积极主张皇家园林对外开放,让普通百姓享受到城市的园林生活,提出了“公园开放运动”。帝制推翻,民国肇始。开辟公共空间,建立公园也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北京第一所公园建在何处?从交通总长调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觉得,社稷坛“地址恢阔,殿宇崔嵬,且近接国门,后邻御河,处内外城之中央,交通綦为便利”,是开辟公园的最佳选地。不过当时社稷坛还是清皇室的私产,朱启钤发现这里“榛莽丛生”“蛇鼠为患”“荒秽不堪”。太监们甚至还在园子里种植了苜蓿,放牧牛羊。虽然有心将其辟为公园,暂时也不便实施。

  1914年春,承德行宫古文物运到北京,无处安置。朱启钤与清室交涉。按照《清室优待条件》的规定,清室本该移居颐和园,可是溥仪家当太多,暂时不便移居。经过交涉,清室同意将三大殿以南除太庙以外的各处,划归民国政府管辖,以便古文物安放。社稷坛归了民国政府,朱启钤开辟公园、改造旧城的梦想也将随之实现了。

  1914年3月,朱启钤向大总统提交《修改京师前三门墙垣工程呈》,获准。内含将社稷坛改为公园的计划。政府没钱,没劳力,朱启钤就自己解决,他首先捐出一千大洋,又成立董事会,对外募捐,不到半年就筹了4万多元,募捐几次,都有收益。捐的最多的,是徐世昌、黎元洪、杨度和他自己。段祺瑞、王士珍、汤化龙等均也有捐助;他动员工兵营和市民参与工程建设。

  在开园前的短时间内,朱启钤对社稷坛内建筑进行了修整,开辟了面对长安街的正门。1914年10月10日,北京第一座公园正式对普通百姓开放,名为“中央公园”。开放当天,北京万人空巷,“男女游园者数以万计,蹴瓦砾,披荆蓁,妇子嘻嘻,笑言哑哑,往来蹀躞柏林丛莽中”。可以想见,一百多年前,连“公园”为何物都不甚清楚的北京黎民百姓第一次逛公园的狂欢情景。

  开园后,朱启钤带领他的董事会,在社稷坛四周广建亭榭。当时正值官僚盗用圆明园遗留的砖石古物建自己的私家宅院,朱启钤为保护古物名石,从圆明园迁来兰亭刻石,及青云片、青莲朵、寒芝、绘月诸湖石,分置于林间水次,以供玩赏。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灵柩停放在社稷坛北的拜殿,供各界人士吊唁瞻仰。为纪念孙中山,1928年,拜殿改名中山堂,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如果说,民国时期北京有一个地方是各个领域的名人都曾留下过足迹的,那么无疑就要数来今雨轩了。民国的大总统、国务总理、各部总长、次长等军界政界人物,无数文化界、金融界、实业界人物,只要来过北京的,几乎无不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来今雨轩,1915年建成,匾额是徐世昌写的,原是茶座,后改为餐馆。其名字来自杜甫《秋述》一诗的小序。杜甫曾受唐玄宗赏识,后来遭冷落。一日秋雨绵绵,有故友探望,杜甫有感而赋诗,小序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人指旧雨为故友,今雨为新朋,来今雨轩意为新朋故友欢聚一堂。

  朱启钤希望通过建公园,开启新道德、新生活、新风气,提高人们的文化、体育、卫生观念,因而他将中央公园视作基地,引导建立了许多社会团体。北京最早的民间体育组织行健会、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国书学研究会等,都是在这里酝酿组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启钤实现了他的愿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速递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朱启钤:现代北京城的真正奠基人(上)
一生一首翰墨诗
鸦片战争始末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5朱启钤:现代北京城的真正奠基人(上) 2016-05-02 2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