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医苑/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程规范管理 重返真实世界
林华
  ◆ 林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慢性的重大精神类疾病,是精神类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但其中仅一半获得治疗。为了进一步推动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学术交流,提升社会各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支持和关爱,消除偏见,“励精图治——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精神分裂症起病多缓慢,逐渐进展,病程迁延。有些症状在经治疗后可缓解,但也可再发,或多次复发。所谓的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不仅要着眼于患者在急性期症状控制,更要关注巩固期和恢复期的患者病情的波动情况,尽早给予恰当的干预和疏导,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真实世界。

  目前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普遍偏晚,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5年;而即使开始治疗,由于对药物存在排斥心理或担心药物依赖性,很多患者一旦感觉症状减轻或者好转便自行减药或停止用药,导致疾病复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强调:“首次发病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精神分裂症从发病到治疗,经历的时间越短,患者康复的几率就越大。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是高复发率,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大脑神经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一旦中断治疗,将大大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1年内的复发比例高达33.5%,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强调: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至少需要维持治疗2年,一次复发的患者则需要维持用药3-5年,如果是多次复发,需要坚持治疗5年以上,甚至终生治疗。赵靖平教授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尽早开始接受规范治疗将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氨磺必利是近些年上市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对伴有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急性期患者,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多维症状,且对其他受体基本无作用,较少产生过度镇静、肥胖、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对改善生活质量及情感认知方面也具有优势。”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规范治疗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心理和精神的康复,然而在患病和恢复期,患者面临严重的失眠、头晕、疼痛、抑郁或焦虑等消极心理,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和预后,因此临床上很有必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张宁教授提醒:“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集体的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均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起积极作用。因此在坚持药物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疾病,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社交能力,树立治疗信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尽早回归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速递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不要忽视颈椎病危害
全程规范管理 重返真实世界
聚焦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
肠胃差者慎饮豆浆
广告
新民晚报医苑/康健园B02全程规范管理 重返真实世界 2016-05-02 2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