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告诉一批孩子“经过测试,你们是聪明的,能够成功的”,过一段时间,再次评估这些孩子的学业成就,结果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提升和进步。可见,“被预言”有其不可忽视的能量。
再回到文章最初的这个问题,不如换一种说法“我是不是应该多多真心赞赏自己的孩子?”两者的区别在于“表扬”只停留在口头,而“赞赏”却需要家长花更多的精力去认真发掘孩子的优点,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实现式信念。如果孩子的优点更多地被家长发现和确认,孩子就会变得更积极和自我肯定;如果在父母亲的预言中自己是快乐的、幸福的、总是能获得成功的,那么他们有更多的可能会变得快乐、幸福和感受成功。
相反,我们也容易看到一些消极的预言,例如家长批评孩子“不够好”“捣蛋”“粗心”。实际上,家长喜欢指出孩子的缺点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当孩子总是被“消极预言”,后果绝不是家长最初所期望的。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何不多多使用一些积极的“预言”呢?
江文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