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早在汉唐时期中国人便发明了用黄豆做豆浆、做豆腐,不但使之更加可口,其中的营养也更容易吸收。千百年来对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贡献大矣。何以独提女性?
原因是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豆中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发现有些类似黄酮类的物质,但又非真正的黄酮,故称之为“异黄酮”。而这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却与女性的雌激素有几分相似,于是便有人称之为“植物雌激素”。
孰料这个名称引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女孩子青春发育之后出落得闭花羞月,是因为雌激素的作用,那么女性多吃些黄豆或豆制品,应该能永葆青春;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逐步减少,那么多吃些黄豆或豆制品,应能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不过肿瘤学家认为:过多雌激素的刺激可能会触发乳腺癌。那么女性应该不能吃黄豆与豆制品!
那么,这黄豆,女人究竟能不能吃?
其实“植物雌激素”有雌激素之名而无雌激素之实。女人多吃些黄豆或豆制品,并不能永葆青春,也治不了更年期综合征,当然,也吃不出乳腺癌来。
不过近年的医学研究却又发现:激素在人体内需与“受体”相结合方能发挥作用。“受体”便是接受某种激素作用的物体。这植物雌激素虽无人体雌激素之实,却有雌激素之形,它进入人体后竟能鱼目混珠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不过它终非人体之雌激素,故虽结合,仍无作用。但是鹊巢鸠占的结果,却使人体内真正的雌激素,没了受体与之结合,游荡在血液之中而无用武之地。
此说一出,女人与黄豆的话题又有了新进展:原来多吃黄豆或豆制品可以减少人体内雌激素的作用,那么女人不能吃黄豆或豆制品。年轻的女人吃多了,可能变成“黄脸婆”,中老年妇女吃多了,它反而会加重更年期综合征。
不过,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吃的黄豆或豆腐必定不少,怎么还是“西施”呢?原来这黄豆中的能够去占鸠巢的“植物雌激素”实在非常得少,有研究称:大约1公斤黄豆中所含的所谓植物雌激素即使有雌激素之作用,也不过相当于0.1毫克雌激素而已,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黄豆、豆制品对于女人,除了营养作用之外,既不因之美容,也吃不出“黄脸婆”来;既不能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也不加重更年期综合征;既不会吃出乳腺癌来,也谈不上吃些黄豆或是豆制品就能预防乳腺癌。
黄豆中确有点异黄酮,也可以叫它植物雌激素,但不能“听见风就是雨”,以为它就是雌激素,以为它就能美容、就能防癌……“没有量就没有效”,是科学的基本原则。大凡说到吃什么食品就能治什么病、防什么病时,其实人们都应注意这个“量”的问题:它所含的量能起到这个作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