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为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
~~~为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
~~~为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翻译的“尽责”与“尽忠”
为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
鲁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杨绛全集》《杨绛文集》责任编辑胡真才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题采访。胡真才回忆说,杨绛先生为了翻译《堂吉诃德》,先是找了五种英法文译本细细对比,但她觉得这五种译本各有所长和欠缺,要想忠实原作,必须从原文翻译。于是,已有两门外语的基础杨绛先生为了译好《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从1959年起,每日坚持,从不间断,至1962年就已能读懂比较艰深的文章了。

  杨绛翻译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是我国第一部自西班牙语原文翻译的中文本,译文忠实流畅,神形兼具,迄今已印行一百余万套。

  《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并畅销的1978年6月,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偕王后访问中国,邓小平把该书作为国礼送给了西班牙国王。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

  杨绛先生常说,翻译是件苦差事,译者“一仆二主”,得同时伺候两个主子。一个洋主子是原文作品,另一个主子就是译本的本国读者……作为译者,对“洋主子”尽责,只是为了对本国读者尽忠。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薛鸿时说,杨绛先生以她丰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写成的《试谈翻译》(后改写成《翻译的技巧》)一文,被很多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视为宝典。

  “先生创造出‘翻译度’这一术语,认为翻译度不足就仿佛翻跟斗没有翻成而栽倒在地。好的译文内容不可增删,语气不可走样,还要能传达原作者的弦外之音和含蕴未吐的意思。”薛鸿时还在《我所认识的杨绛先生》一文中回忆了先生点石成金的故事:“有一回,《世界文学》的李文俊主编要我译一篇美国作家门肯的散文。我译成后没有把握,惴惴地请杨绛先生替我把关。杨先生欣然同意,挤出宝贵时间看完了我的译文,还详细地写下书面意见……我照她的意思修改了文章的开头。文章发表后,我接到素不相识的《作家》杂志王成刚主编的来信,称赞这篇译文给了他‘极大的艺术享受’,后来还有多位专家把它选在几种外国散文选里,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胡真才说,杨绛先生认为古今中外小说创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杨绛先生特别强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高格调、大气势的。正如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人物形象,杨绛先生曾谈道,这两个人物既陪衬也对照,好的对照或陪衬关系,犹如两面镜子相对照,能够映示出无穷无尽的景深。

  驻京记者 鲁明(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火”熄了,杨绛先生走了
最好的怀念,是静静读作品
翻译的“尽责”与“尽忠”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0翻译的“尽责”与“尽忠” 2016-05-26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