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百花乱象的根源在“择校”
赵志疆
  赵志疆

  为了给3-4岁的孩子报读思维训练班,有的家长提前40多个小时排队,黄牛号从1000、3000、4000甚至跑到5000元……昨天,百花学习塾的报名抢号成了幼儿园家长群和“家长圈”最火热的话题。就在家长们蜂拥而至报名时,长宁区教育局的人到现场,并且张贴了一张告示:原来该办学点没有取得办学资格。

  打着“日本幼教第一品牌——日本幼儿教育实践研究所的中国总代理”的旗号,百花学习塾颇具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样一家名声在外的“培训机构”,竟然是一家没有培训资质的“黑户”。其实,不少家长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尽管如此,百花学习塾依然引起家长的热捧。家长为什么对其情有独钟?某个家长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不在乎它有没有资质,能上课就行。”原因很简单,“它号称不少孩子经过培训都考进了很好的民办小学”。为了孩子日后能进入一所心仪的民办小学,家长不惜委身于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百花学习塾的另类走红,折射的是民办小学的入学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沪上民办中小学的招生越来越火,七宝外国语小学、世界外国语小学、平和学校、华育中学、星河湾双语学校……随着新学年的日益临近,这些被家长追捧的学校门口,都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进校面谈,有些学校的报名数和录取数之比高达20:1。“择校热”虽饱受诟病,但却在争议声中不断升级,从高中、初中乃至小学一路“择”来,同时“起跑线”也在不断前移。“择”高中是为了上好大学,“择”初中是为了上好高中。当小学也需要竞争入学名额的时候,“择”一个好点的幼儿培训机构,就成了家长最现实的选择。

  上海所谓“入学难”,主要针对“择校生”,就近划片入学本身并无难度可言。见到了太多公办学校“择校”之后,民办小学“择校热”的异军突起,不仅让人看到了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民办小学之间资源配置不均的现实。

  尽管以“择校”为名,但在“择校”的过程中,被“择”的其实是“生”,而不是“校”——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现状,使那些名校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可以各自设置“门槛”,多次被教育主管部门叫停的奥数,至今仍在发挥着筛选生源的巨大作用,为中小学生减负真是知易行难。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高考深度改革的进程已经启动,在推动高考改变“一考定终身”局面的同时,有必要先改变小学“一考定出身”的现状,而这首先需要均衡配置包括民办小学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百花乱象的根源在“择校”
智商不够用
“金钱豹”
分享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百花乱象的根源在“择校” 2016-05-26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